11月30日,由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校友总会、江门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纪念梁启超“君子”演讲110周年座谈会在梁启超故乡江门新会举行。江门市政府、高校、文化机构代表,清华大学老领导、师生代表,大湾区清华校友代表等50余人汇聚一堂,回顾梁启超先生的“君子”思想,缅怀先生的卓越贡献,传承与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精神和中华精神,阐释君子文化的时代价值。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陪同清华大学一行参观调研梁启超故居
江门市委书记、清华大学校友陈岸明在会前会见了清华大学的老领导和代表团成员,并亲自陪同大家参观梁启超故居馆,详细观看了梁启超生平展、启超家风家教展。
座谈会现场
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在清华园发表主题为“君子”的演讲,其中引用《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生,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校训。110年来,清华校训激励着一代代的清华人,并在全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海涛主持座谈会
陈冀致辞
座谈会由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档案馆馆长孙海涛主持。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首先代表主办方致辞。陈冀表示,“君子”演讲,穿越百年,回到先生家乡,这是清华大学支持江门文化工作的延续之举,是对“君子”演讲文化精神的寻根回念之旅,是校地双方感念梁启超先生对清华、对家乡、对民族所作贡献的深情表达。“君子”演讲,发于清华,响彻中华,阐扬包括君子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清华与江门应尽的文化使命。期待与清华大学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以研究和弘扬启超文化为主题,推出更多文化“双创”成果,以侨乡江门为平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随后,8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梁启超“君子”演讲与清华校训的溯源、“君子”思想的深远影响等主题,从历史、哲学、国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胡显章发言
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校史编委会副主任、关工委大学精神文化讲师团团长胡显章梳理了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发表“君子”演讲到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产生背景与内涵,澄清了社会上关于清华校训的误解。他表示,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可喜成果,是一代代清华人遵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并持续奋斗的结果。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做好崇德修学,人文日新,不断攀登中国高等教育的高境界,为开拓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田芊发言
清华大学原副秘书长、校史研究室原主任田芊讲述了自己对清华历史与文化的感受。他表示,校训是一个学校的名片、灵魂,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治学风格、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校训虽言简意赅,却反映出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往往会伴随并影响学子们的一生。清华校训源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自强不息”教会我们积极向上、向阳而生,“厚德载物”教会我们胸怀博大、宽容待人。我们要加倍努力,做有志气、有作为的清华人。
姚坚发言
清华大学校友、澳门中联办原副主任姚坚表示,“君子”演讲对清华乃至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是清华校训的肇始,也体现了梁启超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在清华的多次演讲中,梁启超先生不断阐述对“君子”的理解,以及“君子”作为中华理想人格的人生哲理与实现途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我们追忆梁启超先生“君子”演讲110周年,溯源清华校训的目的,就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清华人文精神,会同广大校友从中汲取营养、提升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良的文化素养。
梁任又发言
梁启超孙女、清华校友、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梁任又讲述了家族与清华的深厚渊源,她深情地说,祖父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家庭教育中也贯彻始终。教育首先是做人,然后才是做事、治学,这是梁家馈赠给晚辈的一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我的父辈,他们都践行了祖父的教导,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了突出成绩,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使我们这代人都有一个信念,就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祖父为人谦和,心胸广大,风趣且没有架子,我虽然没能亲自接受他的教诲,但从我们父辈那里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他的传承。”
庞光华、邓健冰、蔡广进、曾宪纲发言
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副会长、五邑大学教授庞光华分享了梁启超对君子人格的阐述和实践。他表示,梁启超先生主张君子人格,他本人也在践行君子的人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人格境界,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门市新会梁启超故居馆馆长邓健冰分享了梁启超故居近年来在推进启超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启超故里城市名片、传承启超文化深厚文脉方面的探索、努力和成果。
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蔡广进以《周易》为切入点,解读梁启超的“君子”演讲,阐扬“君子”演讲的时代价值。他认为,梁启超的“君子”演讲,融汇古今和中西,代表了一种面向新世界、面向新时代的观念和希望,对我们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门清华校友会副会长曾宪纲以“梁启超时代的广东与清华”为题,分享了早期清华园中的广东人对中国的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和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倡导与践行。
唐杰作总结
清华大学校史编委会委员、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在总结发言中,回顾了校史馆、档案馆、清华校友总会与江门市政府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馆、会、地”合作,他表示,江门,这片孕育了梁启超先生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我们纪念梁启超先生“君子”演讲110周年,也是在探寻这片土地所赋予的精神源泉,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本次纪念活动是对梁启超先生的深切怀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我们要秉持先生之志,践行君子之道,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党委原常委、党办原主任、档案馆原馆长白永毅,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原主任、档案馆原馆长范宝龙向江门梁启超故居、大湾区各地校友会赠送“君子”讲演《清华周刊》复制件。
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还向江门梁启超故居、大湾区各地校友会赠送了“君子”讲演《清华周刊》复制件。
江门是梁启超故里、中国侨都。近年来,江门高度重视研究、弘扬与发展梁启超的文化精神内涵,与清华大学紧密联动,推动启超文化焕发新貌,用心呵护、擦亮“启超故里”文化品牌。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校友总会积极支持江门梁启超故居馆建设,支持启超文化精神研究和宣传教育,2023年4月,清华校友总会还向江门市梁启超故居敬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石刻,共同致敬历史,景仰先贤。
文 | 陈晓姝
摄影 | 薛建团、郭永乐、李昂、周华东
视频 | 陈姿涵
编辑 | 卢小兵
审核 | 孙海涛 卢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