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是每个清华人的必修课|2023清华校史教育宣传日举行

4月22日中午,“校史是每个清华人的必修课——2023校史教育宣传日”主题活动在紫荆C楼前广场举行。正值校庆来临之际,作为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校史教育宣传日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师生重温学校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感悟清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传承光荣传统,弘扬清华精神。

领取校史馆折页

中午11点,校史“主题游园”程序正式启动,活动摊位前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体验。领取一本校史馆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宣传折页,可以了解校史馆的基本情况和110年校史展览及馆藏亮点。展开折页,国立清华大学关防、西南联大教室场景、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布告、清华师生参与密云水库设计和建设场景、2021年清华学子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的首枚金牌等10多件珍贵馆藏跃然纸上,提升了师生们对校史馆的认知度,大家纷纷向现场工作人员咨询预约、参观等事宜。

现场答题学校史

进入游园区,在50张校史答题卡中任意抽取5张,答出3题即可领取一份校史馆出品的精美文创产品。熟悉校史的同学自信地抽出5张卡,答案脱口而出,全部答对;答错的同学也毫不气馁,一边答题一边学习,在了解校史的乐趣中越挫越勇,主动要求“再来5张”。同学们踊跃参与,不仅是对纪念品的喜爱,更是对清华的热爱。很多同学在挑战成功一组题目后,仍意犹未尽,留在摊位前翻看着其他题卡,扩充自己的校史知识。

在南北两侧设置的合影集赞区,大家在此热情打卡。将打卡照片配文“校史是每个清华人的必修课”转发朋友圈,集赞20个即可现场兑换一份校史馆的文创产品。同学们有的举着刚刚领取的校史馆文件夹,有的拉着同行好友一起合影,还有刚刚领取了聘书的校史志愿讲解员们,也纷纷在此拍照留念。相机“咔嚓”一声,定格下每一个人笑意盈盈的面庞,现场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学生们现场书写校史经典

翰墨抒情,笔走游龙。书法活动区域更是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师生挥毫泼墨,踊跃参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爱国奉献 追求卓越”“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都是同学们笔下出现频率极高的字眼,尽管大家的书法技艺水平不一,但是一笔一划都写得特别认真和用心。笔下墨间显现的是师生们对清华精神的敬仰之情与传承之意,亦是对学校112周年校庆的美好祝愿。一位女同学提笔思考良久,结合活动主题写下“以史为鉴”四个大字,也有同学不假思索地写下“津津有味”,表达此刻的兴致盎然。

“校史百年好课堂,新编旧著仰耿光。箴言古训今犹在,敢教千秋大业扬。”“春来满园弦歌声,校史宣传喜再迎。水月松风吟未尽,自强读罢共嘤鸣。”现久居清华、在学校教授书法与篆刻课程的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师刘克明老师今年再次应邀来到现场,深情书写了他为本次校史教育宣传日专门创作的七绝二首,表达自己对清华校史的敬意。他还书写了多幅作品,赠与往来的同学,勉励青年学子走进校史,融入清华。

校史大赛决赛现场

11时20分,2023年清华大学校史知识大赛决赛鸣锣开赛。来自各院系的10位选手经过选择题、判断题、推断题、压轴题共四轮的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来自社科学院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生韩颖拔得头筹。选手们凭借丰富的校史知识储备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对决,也引得现场观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赛组委会为观众们也专门准备了10道现场互动题目,难易结合,抢答对的观众获赠一份精美文创礼物。在答题互动中,大家以赛促学,对校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感悟。

陈巧云讲述西南联大的故事

邀清华人,话清华史。主题宣讲环节,几位热爱校史的同学分享了校史故事和自己的校史情节。土木系2019级本科生、校史志愿讲解员陈巧云同学为大家讲述了《西南联大的故事》。在炮火轰炸、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西南联大师生激情不减,高举爱国旗帜,弦歌不辍,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

孔文瑜分享校史志愿讲解员的心路历程

医学院2019级博士生孔文瑜同学以《讲解,了解,理解》为题,讲述了她担任校史志愿讲解员四年来的心路历程。她说:“讲述与聆听相互守望,讲述与聆听互为光亮。走过梅贻琦校长的凝望,走过陆璀学姐的呐喊,走过马约翰先生的坚守,在清华历史长河中的某一个瞬间,共鸣、感动,让我们更有勇气去追逐梦想!”她邀请同学们在学习校史的过程中,“去了解、去理解,去思考、去融入,去发现另一种清华,去唤醒新一个自我”。

刘恩泽表演快板书

航天航空学院2021级硕士生、学生艺术团曲艺队成员刘恩泽同学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来向大家讲述清华党史,带来了一段原创快板书《党在清华园》。他以朗朗上口的韵律讲述了清华党组织和清华党员在历史中的责任与担当,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获得阵阵喝彩。从1926年王达成等三名共产党员在三院成立清华第一个党支部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清华党组织一直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服务国家和人民、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创新,这也激励着今天的清华人,“强国重任担在肩,实学实干行胜言”。

陈子晗分享扮演邓稼先的感受

法学院2022级硕士生、话剧《马兰花开》邓稼先第三代扮演者陈子晗同学以《从“以身许国”到“从我做起”》为题,分享了自己扮演“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感受。从大一参演清华原创话剧《马兰花开》时的一名推动背景板的景片演员,到如今成长为邓稼先的扮演者,每当遇到阻碍和困难时,他总会想起邓稼先和青年科学家们死磕数据的那一场戏,“无论面临着多艰苦的环境和多不可完成的任务,他们总能通过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去做到自己的最好”。在与“老邓”的对话和互动中,他感受到了先辈们“以身许国”的坚定和赤诚,也给他的精神世界增添了许多动力。他说:“作为新时代的清华学子,我们也应当汲取前辈们的精神和力量,像他们一样担负起属于清华人的责任,建功新时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他们的赤诚书写属于我们的崭新篇章。”

李玥雨分享志愿感悟

马来西亚留学生张芷悦分享志愿感悟

校史志愿讲解员、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玥雨和生命学院2021级留学生张芷悦先后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故事。李玥雨同学说,她在准备讲解的同时也被清华的历史感动着。很多听众曾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有的勉励她“要努力学习,为国家作出贡献”,有的和她说“学姐,我一定要努力考入清华大学”,激励着她成为更好的清华历史的讲述者、清华精神的传承者、清华未来的书写者。张芷悦同学说,校史的讲解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态度,让她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小小的我也能在学习清华历史中提升自我价值,以自己是清华学子为荣。”

为新上岗的研究生校史志愿讲解员颁发聘书

为新上岗的紫苑学会校史志愿讲解员颁发聘书

为校史知识大赛决赛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主题宣讲结束后,清华大学原副秘书长、校史研究室原主任、校史编委会委员田芊,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卢小兵,校史馆副研究员王向田,校史馆高级运营主管孟然,为研究生校史讲解队和紫苑学会新上岗讲解员颁发了聘书,并为校史知识大赛决赛获奖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

田芊讲话

最后,田芊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这门课必须修,而且必须修好。所以同样,校史也是每一个清华人的必修课。清华的校史是一座宝库,有许多闪光的地方,也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学习清华的校史,学习清华的精神、文化和传统,是对校庆最好的纪念,这也是举办校史教育宣传日最重要的意义。对每一个清华人来讲,应该了解清华,只有了解清华才能热爱清华。但是光有了解还不够,还要感悟清华。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多地感悟清华,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紫苑学会和校史志愿讲解队伍中来。最后,田芊勉励同学们要传承好清华精神,做正直的人,做有骨气、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合影留念

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2023校史教育宣传日”全部活动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校史馆、学生紫苑学会和研究生校史讲解队联合主办,现场吸引近千人次参与。同时,校史知识大赛决赛和主题宣讲活动还通过清华校史馆微信视频号全程直播。活动由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悦与日新书院历史系2022级本科生靳丽阳主持。

校史如长河奔腾不息,每一年的校史教育宣传日,都是我们的一次深情回望,提醒年轻的清华人要立足当下,不忘来处。

校史是每个清华人的必修课,让我们相约明年再见!


文 | 安妮 周凌仪 张旭东

直播 | 张旭东 安妮 许子玮 樊佳璇

视频 | 张旭东

摄影丨霍元东

校对 | 陈巧云

审核 | 范宝龙 卢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