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清华”分享会在香港孙中山纪念馆举行

分享会现场

4月15日下午,作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人和事”展览系列活动之一,“我和我的清华”分享会在香港孙中山纪念馆举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出席分享会并致辞。香港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理学院前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原主任宫鹏教授,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博士,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林姵吟教授在分享会上先后作了讲座。

史宗恺致辞

史宗恺在致辞中结合正在举办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人和事”展览,对分享会主题“我和我的清华”作了解读。他以清华大学科学馆为切入点,讲述了清华杰出学人叶企孙和“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感人事迹。在叶企孙等师长的教诲下,从清华科学馆走出了王淦昌等一大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当年在清华求学时就立下了“科学救国”的抱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淦昌为了祖国的需要,发出“我愿以身许国”的誓言,长期隐姓埋名,默默投身原子能研制工作。清华的这些建筑,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和事,才使清华有了历史感、历史纵深感和历史沧桑感,彰显了清华的文化特征。史宗恺希望大家有机会到北京时,来清华看看美丽的校园和建筑,它们都带有历史的印记和历史文化的特征。

宫鹏讲述“我在清华大学的日子”

宫鹏以“我在清华大学的日子”为题,回顾和介绍了自己在任教清华前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畅谈了自己与清华的渊源和对清华学生的感受。他赞赏清华学生自信、从容、耳顺,以及学习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高、眼光高等优点,同时,也从一名师长的角度坦率指出,与国外一些学生相比,清华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待进一步突破。而这也是自己加入清华后希望改变的一件事情,即鼓励学生要做从无到有的事。宫鹏还特别谈到清华人对国家的责任、义务与担当,认为这与其他学校是不一样的。在讲座中,宫鹏回顾了清华地学系的复建过程和发展成就,认为这与学校的决策、眼光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金富军分享“透过展品看清华”

金富军作了题为“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透过展品看清华”的讲座。他在讲座中着重结合“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人和事”展览中的展品,通过“从历史文化名园到世界一流名校”“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从‘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到世界一流大学”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清华的校园变迁、历史与文化精神传统,以及清华人的家国情怀。他非常认同清华英烈施滉当年在校时所提出的清华的两个使命:对于国家,有解决国家问题的使命;对于世界,有介绍中西文化的使命,认为这仍然是今天的清华人应该秉承的自觉意识,体现了清华与民族共命运、随时代齐奋进、为国家谋复兴的担当与责任。

林姵吟讲述香港文学与清华大学的渊源

林姵吟的讲座以“香港文学与清华大学的渊源:从港大中文学院的历史谈起”为题,回顾了香港大学中文教育源起及发展历程。林姵吟表示,96年来,港大中文系以传承国粹、贯通中西文化为办学宗旨,历经几代学者努力,形成规模,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她以许地山、陈寅恪、罗香林三位曾在港大任教并与清华有渊源的著名学人为个案,介绍了他们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及贡献,并对三位学人身上的共性作了思考,认为他们都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学术风骨,他们的学术研究是全方位、多语言、中西兼容的,从他们身上也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中如何自处、个人命运与时代大变局的关系等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场互动交流

讲座结束后,三位主讲嘉宾与现场观众围绕香港未来发展,清华人如何更好地融入香港、助力香港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分享会由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清华校友总会和香港清华同学会、香港孙中山纪念馆联合举办。清华大学在港校友、部分高校学生及各界听众60余人参加了分享会。分享会同步在线直播,吸引了不少观众线上观看和聆听。孙中山纪念馆助理馆长周俊基主持分享会。


文 | 刘惠莉

编辑 | 陈巧云

摄影 | 曹庆庆

校对 | 许子玮

审核 | 范宝龙 卢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