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祖道镜头下的清华”展览在新清华学堂和校史馆前广场平台举行。
2022年是清华社会学系校友、摄影家张祖道诞辰100周年。三年前,张祖道拍摄的4万余张照片底片由其亲属无偿捐赠给清华大学。在纪念张祖道百年诞辰之际,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举办“张祖道镜头下的清华”主题展览,向这位杰出校友表达清华人的崇高敬意,并藉此感谢其亲属对清华档案史料征集工作的大力支持。

出身于清华社会学专业的摄影师张祖道。
张祖道(1922.2.7-2014.8.6),湖南浏阳人。1945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先修班,1946年入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师从潘光旦、费孝通,喜好摄影。1949年加入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任《战士画报》摄影记者。1952年起,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新观察》《中国摄影》《人民戏剧》杂志社等任摄影记者、编辑,1985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相继出版了《江村纪事》《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刹那》等影集和纪实体著作,2012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致敬奖。

校史馆馆长、档案馆馆长范宝龙向张祖道之子张雨斌、张云兵颁发捐赠证书。
2019年,张祖道之子张雨斌、张云兵将张祖道拍摄的4万余张照片底片捐赠给清华大学,1946级老校友王浒也将他收集的部分张祖道照片电子版捐赠给学校。本次展览正是这些捐赠照片中精选出210幅作品,分为校庆纪实、校园风光、师生风貌、学校活动、名人校友等五个板块,以纵跨60年的时间纬度呈现不同年代的清华风貌与师生群像。展览中时间最早的照片,为1945年秋季的西南联大学生合影,最晚的照片是本世纪初张祖道拍摄的清华90周年校庆等场景。展出作品以黑白照片为主,部分作品还保留了他亲手书写的图片说明。

1945年秋,西南联大社会学系合影。
张祖道的摄影生涯始于清华园,社会学的训练和学科背景奠定了他朴实自然的摄影基调,并使得他的摄影作品渗透着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作为中国纪实摄影的先行者,他在摄影中的最大特点是从来不“摆拍”,而是在用心的默默观察过程中,记录下瞬间最真实的影像,捕捉人物最生动的神态。张祖道曾说过,“生活就在你身边,一瞬间,它就是历史。”当社会的变迁被定格在快门下,他便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与感悟,浓缩为一张张永不消失的影像。

展览展示了张祖道镜头记录下的一个个最真实瞬间。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是以下几方面内容:
──上世纪40年代,作为初入联大和清华的学子,张祖道以青年学生的视角,拍摄了大量记录校园生活、校园建筑、学生运动、校庆活动等方面的照片。这些照片生动反映了近80年前的大学风貌、清华生活,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如1946-1948年学生抗议美军暴行和“反美扶日”等爱国游行、1947年同学们玩“打驴球”“斗牛”等清华传统游戏、校庆日的校友活动、学生自治会理事普选和竞选、社会学系师生出游等内容。

1947年4月校庆日,学生们玩“打驴球”清华传统游戏。

1947年10月,学生自治会理事竞选。

1948年,清华校庆师生联欢。

1948年,清华学生“反美扶日”大游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担任杂志摄影记者的张祖道拍摄了一些校园体育活动、学生生活,以及跟随费孝通、潘光旦先生进行田野调查的照片。如当时清华开展的射箭、航空训练等军事体育项目,1957年费孝通率调查组“重访江村”与当地老乡翻看英文版图书上的两人合影等。

1950年代,清华的军事体育运动。

1957年,费孝通率调查组“重访江村”,与当地老乡沈宝法翻看英文版《江村经济》扉页,上有两人1936年的合影。

1957年,潘光旦在湖北省巴东县进行社会学调查。
──改革开放后,离休前后的张祖道多次在校庆日回到清华,留下了从1979年至2001年期间很多校庆活动的照片记录,特别是以社会学系为主的校友欢聚、庆祝活动等。

1980年,清华69周年校庆掠影。

2001年,清华90年校庆暨社会学系成立75周年活动。
──此外,张祖道拍摄过数不清的人物,其中文化、学界名人影像构成了一个独特系列。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为250余位文化、艺术、科技界名人留下了珍贵、独特的特写影像。本次展览选取了他为一些清华校友、名人,如汪曾祺、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伟长、费孝通、潘光旦、冰心等拍摄的工作、生活照和人物特写。

钱伟长与费孝通

冰心

汪曾祺
透过张祖道的镜头,人们能真实地感受这位平实的摄影家对母校清华所倾注的情感温度,体会他以文化自觉的态度记录下的丰富人文世界。

展览设计呈现“画架林立”的艺术氛围。
在展陈设计上,“张祖道镜头下的清华”展览充分利用新清华学堂和校史馆外地域宽阔、具有一定高差的广场平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力图展示出张祖道高超的摄影艺术造诣和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展览以自然质朴的木质画架为主要载体,56个规格不同、高低错落、双面展示的画架阵列排开,营造出“画架林立”的艺术氛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使观众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融入老校友镜头下一个个具有历史感的画面当中。平面设计方面,摄影作品在白色展板上错落排布,更加鲜明地烘托出景物、人像的丰富内涵。设在整个展区西南角的巨大主题和前言板,面对清华路和学堂路交叉的校园主十字路口,吸引了经过这里的很多师生的注意力,同时对整个展览起到点睛作用。

夜幕中,展览别具韵味。
此外,展览的展具用品都采用自然质朴的木质材料,打造出具有人文气质的设计风格;使用模块化的展示和制作手段进行整体呈现,在展现多彩多姿艺术风格的同时,保持整体美观;画架式展具方便移动,满足后期巡展的需求及校史馆展览的重复使用,还达到了节约和环保的效果。
(吴霜、范寅良 文 赵青松、李运峰、匡林华、薛建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