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人文、建筑、化工、汽车等四个院系的三百多名同学在建筑馆报告厅齐聚一堂,聆听“一二·九”主题讲座。讲座的主讲人是校史馆研究人员王向田老师。
“一二·九”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日开始前的一次规模与影响力巨大的学生游行抗议,却也是被许多当代青年学子所淡忘的重要历史事件。追溯往昔的峥嵘岁月,王老师将“一二·九”的来龙去脉向我们娓娓道来。
谈起“一二·九”,我们大概只知道这是一场学生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然而,它因何而起?如何发展?当时的重要人物后来走向何方?……我们却不甚了解。作为清华人,或许我们都知道“一二·九”合唱是校园学生活动的年度大事,但却不知道我们为何而唱、为谁而唱。
然而,中国人,尤其是清华人,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几十年前中国学子救亡图存的决心,也正是现在的清华人振兴中华的使命。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当年清华地下党支部书记、中文系四年级学生、后来成为清华校长的蒋南翔亲笔起草的《告全国民众书》中的一句话。清华人,战斗在“一二·九”运动的前列。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日寇加快了侵占华北的步伐。1935年的平津,笼罩在沦亡的气氛中。国难当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联组织发动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4月,党的秘密外围组织“北平民族武装自卫会”正式成立,清华大学设立了分会,成员有蒋南翔、牛荫冠、姚依林(当时名姚克广)、孙兰(当时名韦毓梅)、吴承明、黄诚等,团结了一批爱国进步学生。1935年初,进步学生掌握了校内重要的宣传工具──《清华周刊》,蒋南翔当选为《清华周刊》总编辑。《清华周刊》刊载的爱国进步文章吸引着广大学生,激发出学子们救国图存的决心与勇气。
1935年12月3日,清华全体学生大会通过了接受北平学联决议、参加全市统一请愿的议案。在中共北平市临委工作的清华学生何凤元得悉消息,非常高兴,从城里赶回清华找到蒋南翔,要他赶在游行前起草一篇对外宣言。
蒋南翔“当天晚上就独自躲到清华一院大楼地下室的印刷车间,杜门谢客,抱着满腔悲愤的心情,写了《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同胞书》”。一院大楼就是现在的清华学堂。他回忆,“这篇宣言接连写了两三个晚上。当时痛感华北人民面临亡国的威胁,地处国防前线的北平学生,已在上着‘最后一课’,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我一面写作,一面不能自己地泪流满面,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宣。”文章被油印出来,在游行队伍中广为散发,还刊登在12月10号出版的《怒吼吧》第一期上,名为《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12月9日,学生游行在北平各处同时发起,数千名大学生聚集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号召团结救国,抗日救国运动迎来了崭新的狂潮。
往事并不如烟。回望历史,铭记历史,改变当下,是今天的我们应当铭记的使命。中国曾经弱小受欺,也曾为一代代不计个人兴亡得失的热血儿女所救赎。“一二·九”运动血与火的洗礼,留下的启示仍然鲜明,仍然震撼着新一代成长起来的人。清华学子应该拿出行动力,为清华的“一二·九”记忆刻出一道新的年轮。
我们感到,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活动,能让大家真实地触碰到历史的痕迹,领略国难当头时学生们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人文学院学生 马艺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