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举行第十七次业务学习交流会

    5月25日上午,校史馆举行第十七次业务学习交流会,邀请《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胡一峰作题为“在清华史料中寻找‘中国’——以《清华周刊》《清华学习》的研读和利用为例”的讲座。

    胡一峰认为,当前学术界、文化界有一股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思潮。这与我国国力强盛,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有关,也与我国思想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有关。重新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是研读史料。其中也包括清华的史料。而且,在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清华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把握。第一个维度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清华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留学史、思想文化史等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第二个维度,清华校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又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一般要体现在个别之中,个别也成为探求一般的窗口。从清华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进程和规律。

    胡一峰从研读《清华周刊》的体会出发,举了艺术史研究领域以《清华周刊》为主要史料取得的新成果。2018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先生在《文艺研究》发表了《“有害”甚或“有罪”:1920年前后清华学校的“电影问题”——以〈清华周刊〉为中心的探讨》指出,清华学校的电影放映是1920年前后中国电影传播史上颇有特点的案例。这场关于电影是否“有害”甚或“有罪”的论战,既显现20年代清华学校对学生自治及言论自由的追寻,又可称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次较为集中并颇有成效的学术争鸣,还是中国现代史上值得进一步阐发的公共文化事件。他本人则在《戏剧艺术》发表了《话剧在清华:以〈清华周刊〉(1916-1937)为中心》。对清华大学的话剧活动作了比较详尽的梳理,提出话剧在清华并非“小众”爱好,而是参与面极广的校园文化活动,从校领导、到教授、到各专业的学生乃至校工,都投身于话剧活动之中。这体现了清华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实现完全的人格教育之重视。清华的话剧活动既重视话剧的社会功能的发挥,也重视话剧艺术的锤炼,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系统梳理清华话剧史,为理解中国话剧史提供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思考。

    胡一峰还谈到自己收集清华史料的情况,介绍了他收藏的清华十级校友谌亚选先生的史料,以及他利用这些史料对这位老校友的初步研究。在人才济济的清华十级生中,谌亚选的名字并不显赫。但回到史料本身,却会发现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一个普通的清华人也有不平凡的人生,他的脉搏是和中国前进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从这位老校友身上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国走过的道路。

    讲座由校史馆副馆长、校史研究室副主任金富军主持,校史馆、档案馆、校友总会的老师参加了讲座,并与胡一峰进行了热烈讨论。

 

    胡一峰,博士,副研究员,浙江余杭人。现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曾先后供职于中宣部政研所、共青团北京市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文艺批评等。著有《变迁:京津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解读中国梦》等,在《中国科技史研究》《党的文献》《戏剧艺术》《学术研究》《艺术评论》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发表评论和文学类文章多篇。有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