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校史馆举行第十三次业务学习交流会,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副研究员姜玉平作题为“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对我国力学教育的贡献与影响”的讲座。
姜玉平从问题的提出、工程力学研究班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举措、力学研究班对我国力学教育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结语与启示等四个方面,对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创办、办学过程以及贡献与影响进行了系统介绍。他指出,1957年2月,中国科学院与高等教育部合作举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在清华大学正式开班,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研究班形式大规模培养力学人才的试验,对我国力学人才培养与力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科技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姜玉平认为,力学研究班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举措,力学研究班对我国力学教育的贡献与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贯彻技术科学教育思想,突破理工分离教育模式;(2)传授应用力学新知识,倡导应用力学的学术观点;(3)为国家建设和力学科学发展培育出大批急需的应用力学人才;(4)刺激和推动了我国力学教育的快速发展。纵观历史,力学研究班是新中国在科技事业起步阶段第一次集中优质资源大规模培养力学人才的尝试,也是立足国内、自主培养力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力学科学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契合了国家科技与工业发展的强烈需求,使我国年青一代力学工作者有机会直接学习国际上最新的力学知识,促进了力学人才培养和力学研究水平提升,为推动我国力学科学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姜玉平指出,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对当今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首先,科学家的学术建议与国家利益取得高度一致才能上升为国家行为。当时,国家百废待兴,非常渴望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而科学家提出的建议正好契合国家的现实需求,于是国家利用体制的力量集中优质资源去实施科学家的建议。 其次,培养一代代年轻人才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力学研究班以培养力学人才为目标,成为实施十二年科学规划之力学规划的重要突破口。随着力学人才大量涌现出来,力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自然水到渠成。再次,开创一项重要科技事业必须采用体现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趋势的学术理念。力学研究班一技术科学思想为办班理念,这符合世界力学发展的趋势,使力学研究班学员的学术路数与世界力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合拍。此外,实践一种新的理念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新思路与办法。当时,理工分家的苏式教育模式在我国高教界已经固化,若要规避既有的思维束缚与体制障碍,只能采取新的思路。钱学森、钱伟长等提出“苏式工科本科教育+2年应用力学”的办法,虽然只是一个过渡型的混合模式,在当时环境下却是能够实施的最为理想的模式,其直接的影响乃为在工科院校建立力学专业教育打开了通道。
讲座由校史馆副馆长、校史研究室副主任金富军主持。校史馆、档案馆、校友总会、教育研究院、政策研究室部分老师参加了讲座,并与姜玉平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