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处在一个充满无限机会、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充满各种挑战。要珍惜你们所拥有的一切,在面临更多选择时,要懂得如何去坚守、坚持,要有担当。”6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校史馆与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座谈,为即将离开母校的同学送上谆谆嘱托。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参加座谈。
邱勇校长在座谈会上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顺利完成了学业,同学们即将奔赴各个工作岗位,开启人生新的历程。座谈会上,大家纷纷发言,分享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感悟与不舍,畅谈理想,展望未来。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来自环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王佳明毕业后即将回到家乡四川做一名基层选调生。他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清华师生为灾区人民踊跃献血,当时自己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倍感亲切温暖。在清华的8年学习经历,让自己懂得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对责任、担当、奉献有了更深刻认识。自己要做一个坚持原则、坚持底线、懂得奉献的清华人,用对社会的奉献报答清华的教育之恩。
研究生姚国友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郝杰曾全程参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慕课课程的录制、课程上线、线上答疑和线下辅导,为校内外近万名选课同学服务。毕业后,他选择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通过分享与导师冯务中的三个故事,他说,清华人应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应有的精神面貌。
机械系博士研究生刘建春曾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5篇被SCI收录,2篇被EI收录。他回顾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国访学的历程,认为学校提供的访学经历大大地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目前,他已签约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期待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积累,为壮大祖国的海军装备力量作出贡献。
来自建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吴伟毕业后将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做博士后工作,他从“选择”、“机遇”、“责任”三个方面分享了在清华学习感悟。他表示,自己将肩负起对社会、对工作和对自身发展的责任,不负清华的培养。
文森特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清华创客空间创始人、精仪系硕士研究生毕滢毕业后将继续创业。他说,清华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成为“创客”。法国留学生、工业工程系硕士生文森特是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的中法4+4项目留学生,也是清华亚洲青年交流中心的留学生骨干,毕业后将回法国。他表示,在亚洲青年交流中心的经历让他有更多机会与中国学生交流、体验中国文化,清华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让他获益匪浅。
邱勇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代表学校对同学们即将毕业表示祝贺。他说,我去年曾给清华新生赠送《平凡的世界》一书,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从平凡的心出发,也可以做出一番对得起人生的事情。学校和老师对你们的期盼,不是希望你们现在就告诉我们今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更希望你们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迈步,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最后必将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座谈会现场。记者 张 宇 摄
邱勇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面对选择时,坚守自己的初心,作为一名清华人,所追求的就是要超越自我。不能只为了个人的利益去奋斗,而应该胸怀远大,为社会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第二,迈出校园开始实现理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检验知识能否解决问题要靠实践。清华大学有“行胜于言”的校风,清华人的人生底色就是“行”,就是实干的精神。第三,人的成长成熟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你们永远都有机会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挑战,在机会面前,最好的准备就是有恒心、有决心、有好奇心,永远保持做学生的心态。希望你们保持两个最重要的习惯:一个是读书,一个是体育锻炼。
邱勇最后说,在这样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清华要产生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对人类社会作贡献,用科技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母校期盼你们的进步和成长,希望你们能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真正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你们的任何成绩都将让学校引以为豪,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
座谈会现场。记者 张 宇 摄
座谈会开始前,邱勇、史宗恺等与同学们亲切合影。座谈会结束时,邱勇将合影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赠给每位同学。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小平主持座谈会。校办主任于世洁,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姚强,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林成涛及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编辑:悸寔 常松
(本文转自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