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筹备留美军事学人展所得

冯  茵

   2016年9月,香港教育局教育主任刘伟华博士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建议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办孙立人将军展览,他的建议很快得到馆领导的支持。同年底,鉴于我是联系人,馆领导指派我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自此,刘博士、孙将军义子揭钧教授和我三人组成“铁三角”,频繁往来电邮沟通具体事宜,共同推进展览。2017年4月底,经馆领导同意,确定展览以清华留美学军事的知识分子群为主体,展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7年9月18日上午,“清华学校时期留美军事学人历史展”在校史馆一层序厅如期开幕。海内外80余位来宾莅临。来宾中有很多是此次展览收录学子的后人,如陈崇武(1921级)后人陈复启、陈曙霞、陈朝晖,曾锡珪(1922级)后人曾武英,孙立人(1923级)次子孙天平、义子揭钧,齐学启(1923级)外侄女李之琚,潘白坚(1923级)后人潘寄华,姚楷(1925级)后人姚仁正等,共有12位,此外还有清华学子阴毓璋(1926级)之女阴东平姐妹,王伯惠(1944级)孙子王元雷及展览的倡议者香港刘伟华博士。此外,《孙立人将军传》的作者薛庆煜之子薛承瀚在内的诸多新一军后人,美国诺维基助理副校长Thy Yang一行,台湾孙立人将军纪念馆志工一行,美国崇德儒学会会长、北京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郑锦玉,赵君迈后人赵莱青,清华启迪控股投资集团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薛军,CEC首席执行官秦蔚虹一行,安徽孙立人研究会会长肖圣英一行等,也参观了展览。展览现场为来宾发放了校史馆编印、刘伟华和揭钧主编的《自强不息 振我中华──清华学校时期留美军事学人资料选编》。

   该展从开始筹备到展出,历时不到5个月。我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在刘伟华博士撰写的展览脚本基础上,与刘博士、揭教授共同编制展览小样。刘博士发动海外友人协助查得展览收录34位学子留美学习军事的相关档案多是英文,由于英文荒废几十年,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文字翻译上面。其间我还承担在校内查阅相关资料的任务。我们三人每日往来邮件,随时沟通小样方案。

   第二,校核刘博士、揭教授主编的17万字的《自强不息 振我中华──清华学校时期留美军事学人资料选编》。展览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馆长范宝龙和我还在共同对书稿做最后的文字把关和版面编辑,一直到凌晨才将稿子发给印刷厂,请印刷厂连夜复印装订,开幕式当天上午,书体带着连夜运作的机器的温度被发到来宾的手上。

   第三,负责安排海内外来宾的住宿、各项活动的车辆、用餐预定。校内房源极缺,确定此次展览收录的学子后人、年老者和体弱者优先安排住在校内,其他人员住在校外宾馆。客人住房需求各不相同,且经常会有调整。为了统一行动,把控时间,除校园参观外均安排了车辆接送。

   第四,尽力保障每一位年纪大的来宾安全抵达和离京。安排学生志愿者和我的几个朋友对80岁以上高龄老者一对一由机场或火车站到住地往返的接送,学生们打车,我的朋友们自驾。事先将来宾的照片、电话都发给接车人。需要轮椅的老人提前配置轮椅在其住处供随时取用。

   第五,安排来宾的校园参观。鉴于人员过多,校园参观时分成两组,安排学生志愿者带队讲解,我预先规划好参观路线,既要根据组员身体、年纪状况控制时间,不能让来宾受累,又要确保学子后人除了参观校内重要景点,还能够看到与父辈相关的毕业纪念物。

   第六,揭教授希望另花5天时间进一步参观和了解清华,我负责安排联络,因他人生地疏,长年生活在国外,加之年过八十,故如有可能我尽量陪同。我陪揭教授先后拜访历史系教授戚学民和历史学家杨天石;落实他与核研院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座谈,由于他是外籍人员,其间小费了周折,核研院唐亚平书记、石磊院长、熊倪娟老师先后给予大力支持(恰在这期间,石院长事先预约儿子所在班级来参观校史展,我因忙乱竟全给抛在脑后,爽约了孩子们的参观计划,为此一直感到内疚);深度参观校园景点;参观体育部的体育成就展,因为该展有关于孙将军的介绍。

   这半年,我精神高度紧张,暑假未休,曾一度累病,不得不急诊输液,输液期间仍在核对资料选编。所有活动顺利结束后,精神一放松,我反倒睡眠失调。付出很多,但在跟揭教授、刘博士以及众多来宾交往的过程中,深感获益匪浅,皆是人生宝贵财富。

   一是展览倡议者、诸多学子后人和志愿者们带给我的感受。刘博士人脉广,调动海外朋友查得诸学子就读国外军校的档案资料,展览方案确定不久就将34位校友的档案材料陆续传给我;整个展览活动的策划他费心运筹,事无巨细,大到邀请哪些来宾和活动日程安排,小到座谈会场地租用、来宾的随行翻译、活动摄影师的安排等等。一位非清华人士,这样关心清华历史并全力付出,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呢。孙立人(1923级)义子揭教授勤奋好学,知恩图报,可以说他遇到孙将军是幸运的,孙将军有他也是幸运的。他是孙将军五个义子中最出息的,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荣休之后,笔耕不辍,一直致力于撰写与孙将军相关的回忆文章。他为被软禁的孙将军恢复自由作出极大贡献。揭教授耄耋之年,精力旺盛,办事效率和学习精神简直如同年轻人一般。其时,他在滑铁卢大学历史系旁听一门研究所的课程“美国近代史”,差不多每星期要读一本,写书评。他这样吃苦用功,为的是好好写孙立人的历史。陪同揭教授深度参观清华时,他会在每一处跟孙将军有关的地方驻足、沉思,仿佛要穿越时空回到义父的身边,看着他痴迷的神态真让人感动。

   曾锡珪(1922级)女儿曾武英女士,大家闺秀,端庄美丽,极有教养,谦和低调,每次回复我邮件都洋洋洒洒,完全看不出她之前因车祸导致颅骨损伤住院近半年。

   三天展览活动的随行摄影师叶裕显先生,瘦高个子,沉静内敛,整个活动,他像个机警的战士,忙前忙后,随时抓捕镜头,为大家留下无数珍贵的镜头和美好的回忆,甚至无暇好好吃一顿饭,这些画面里却少有他的影子。活动结束之余,夜幕降临,叶先生不顾疲劳,提出想看看叶企孙先生的雕像,问我地址,我才得以为他在叶企孙铜像前留下一张照片。相信照片里欢快的人们和我一样,一定把叶先生忙碌的身影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了。

   二是此次展览,反响热烈,让我感到这项工作意义非凡。就在展览开幕前不久,我开车收听广播,一位抗战老兵女儿对记者说道:“那个时候(指改革开放前),父亲的经历是这个家庭沉重的包袱,我们谁都不敢提及父亲的抗日经历,因为他是国民党兵,那时候到处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言者垂泪,闻着鼻酸。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为抗战英雄代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没想到时至今日,这次展览接待的来宾中,竟然仍有学子的后人根本不知道爷爷的身世,父辈从不提爷爷的往事,展览解开了人们的心锁,打开了尘封往事的盖子,他们知道自己的爷爷竟这样杰出,竟这样了不起,有的后人抑制不住泪流满面。展览告慰这些学子的在天之灵,母校没有忘记他们,母校以他们为自豪,国家以他们为自豪,这个民族以他们为自豪。

   揭钧教授感言:“这次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研究项目。我们研究这些人的历史,从他们每个人的历史,我们了解到中国过去到底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感觉最欣慰的就是:啊,现在我知道了这么多的故事。我现在才晓得,他是以清华的教育方法来教育我们(指幼年兵)。孙将军是一个百分百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就是清华的精神、VMI的精神。”

   孙将军次子孙天平感言:“我父亲一辈子都忘不了清华,他卧室前种了一棵紫色和一棵白色的花树,后来这些花树送给了新竹清华。”听着他这样说,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孙将军于1946年抗战胜利后春风得意地回到母校,在工字厅、大礼堂等处留影,相片中的孙将军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以想见他回母校的脚步是轻快的,心情是飞扬的,其中一张西体育馆旁喷水池前的留影跟随将军数十年,他晚年在照片背后颤抖着题写“它曾经供给我多少甘饮”,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想见他一定无数次把这张照片拿出来看了又看。

   姚楷(1925级)孙女姚洁强女士在几天的活动中几度落泪,她感言:“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的祖籍是山西!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父辈不愿意谈起祖父的过去。往事如烟,历史的烙印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中。当刘博士、冯老师和我沟通祖父的相关事宜时,我真的感到很茫然,压根儿都不知道自己的祖父以前是干什么的。得知祖父母校筹备展览,父亲足足哭了两天,终于向我谈起祖父的一件件往事……祖父一生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又非常坎坷。他就读清华时,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佼佼者。他和许多同学,像孙立人、李忍涛等许多令人尊敬的前辈志同道合。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一道加入了民族救亡图存的行列,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薛军感言:“了解这段历史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机会能够把清华的莘莘学子与‘上阵杀敌’的铁血男儿联系到一起的机会,从没有想到清华书生也有阳刚和血性的一面。以孙立人和齐学启将军为代表的清华学子为国家和民族所建立的赫赫战功,无人可及。我们不能回避或漠视这段历史,如果这样做,我们将无法告诉后人我们从哪里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远远比意识形态的分歧来得重要。在七十多年前的抗战时期,都能形成民族统一战线,在当今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包容和放不下的呢?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

   学子后人致校史馆的感言:展览对于这些学子,是一次面对母校不同寻常的汇报,是一种特别的方式接受母校的检阅;这也意味着,在经历岁月的磨难之后,他们热爱的母校对他们爱国奉献的认可和褒奖。这些热血报国的清华学人,若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欣慰。

   三是自筹备展览到目前,我们得以先后联系到留美学习军事学子的多位后代。如:王之(1926级)的后人王逸昌,陈崇武(1921级)的后人陈曙霞,曾锡珪(1922级)之女曾武英、汪逢栗(1928级)之子立民、马祝安(1921级)的曾孙马博辰、黄恭寿(1926级)侄孙之侄黄贤生、曾庆集(1927级)的外孙女唐萝娜女士、李忍涛(1926级)的次子李定国、杜文若(1927级)之子杜建成等九位学子的后人。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他们来自家庭的良好教养。他们大多撰写了回忆前辈的文章,填补了与这些学子相关的史料空白。曾锡珪之女曾女士将父亲参加韩战时的棉军衣捐给了我们。李忍涛之子李定国,虽然长年生活在国外,地质师,地道的工科男,但他的中文表达雅致通达,他的文字透着浓浓的墨香,还不乏中国式的幽默,是一位十足的中国通,早年时常充任中国赴东德访问的各种代表团的翻译。他的每一封邮件,都能感受到他来自父母的教养,谦虚低调,凡事总是替对方着想。前不久李先生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将珍藏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父亲的清华毕业证书捐赠给我们,他表示:家父遗留的物件寥寥无几,我们都很珍惜,父亲的毕业证书,几经九十多年风雨,迁移半个世界,韫藏着父母大半生履历,我们更是依依不舍。但我们一致认为,为了长久的保存,清华大学档案馆是最佳之处,且是归源母校,所以我们决定捐赠。相信所有看到这段文字的人,和我一样会被深深感动吧。受校史馆委托,我和档案馆李运峰一起专程赴德,接受了捐赠。

   展览后,还有曾参加展览活动的潘白坚之女潘寄华将孙立人晚年赠送他们的新一军军训(柳作梅教授代笔)、揭教授的函以及父亲用过的针线包捐赠给了学校,王伯惠后人将其手稿和藏书捐赠给学校。

   展览活动过去一年多了,因展览的机缘,后面的许多事情带给我的各种情感冲击却从未停止。最近在和李定国先生通邮过程中,老人家流露出非常牵挂父亲李忍涛在昆明玉案山公墓的衣冠冢现状。李忍涛为“中国防化兵之父”,是中国防化兵种的创始人。1943年2月,李忍涛奉命率学兵总队炮兵第一二团参加中国远征军。他以化学兵总队少将总队长兼军事委员会外事局高级参谋身份,赴印度视察出国参战部队,配合史迪威打通中印公路;协调中美关系,共同打败法西斯。10月28日乘机返国复命,飞至缅北上空突遭日机伏击,不幸牺牲,时年39岁,当局追授中将。1980年代,在一份日军档案中查出有“1943年10月28日,在缅北上空击落中国飞机一架,上有中国化学兵司令官”等记载,李忍涛为国殉难的真相水落石出。1984年台湾将李忍涛将军入祭忠烈祠。而其在昆明的墓碑因疏于护理,风化严重,惨不忍睹。这让人情何以堪?!保护将军墓,是捍卫国家记忆呀!一位忠义之士的墓碑落得这样一个让人心寒痛心的结局,谁还会愿意再用生命去捍卫祖国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筹备展览到活动结束,单位领导、同事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他们分担了很多属于我的分内工作;筹展期间我经常很晚回家,无法为工作繁忙的先生准备可口的饭菜,他从无半句埋怨。他们的支持让我得以目不斜视、心无旁骛地全力以赴。

   (作者为清华大学校史馆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