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记忆──老校友口述历史”项目回顾

童庆钧 郑小惠

一、“清华记忆──清华大学老校友口述历史”项目建设

1.项目缘起

清华大学自1911年建校百余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随着时光流逝,亲历清华早期历史的校友大都已年届耄耋,采访他们的任务异常紧迫。如果不加紧抢救,一大批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将湮没无闻。

口述历史是切入他们个人经历的一个途径。通过访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清华各个发展时期的细节,近距离地感受校友们鲜为人知的经历,倾听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影像,保留其音容笑貌。

此外,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文科、理科遭受很大损失,其建系早期的历史难觅踪影。对于理工科而言,或许是由于专业背景、学科传统等原因,关于理工科教授的可读资料较少。老校友的讲述可以把这些历史遗产传承下去。

“清华记忆──清华大学老校友口述历史”项目于2006年底启动,旨在访谈亲历清华历史的老校友,访谈过程以摄像的方式记录下来。2007年,项目获清华大学人文振兴基金资助,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数字化部牵头,成员包括图书馆员、助教研究生和若干联系人。

2.工作原则

(1)抢救为主。在项目酝酿期,我们曾考虑过访谈范围的选择,在多种方案中最后确定以年龄来划分,主要面向80岁以上的老校友。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历经清华校史的各个发展阶段,阅历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是出于身体状况和精力的考虑。采访人员范围包括学校老领导、两院院士、老教授、老学长、老职工等,按其学术经历和身体状况分轻重缓急,抓紧时间对其进行访谈和资料整理。

(2)突出重点。以老校友在校期间的经历为主要线索,重点采访老校友对于学校发展历程中若干关键节点、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回忆,从不同访谈视角相互印证,还原历史细节。

(3)制定规范。在访谈过程中,逐步摸索经验,确定访谈提纲,制定访谈流程,制定口述稿整理原则,建立资料整理流程,收集图片、证物、视频、音频、留言等不同类型的相关资料。

(4)以人为本。强调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的主体地位,加强与老校友本人或亲属的沟通联系,准确了解老校友的个人需求,充分尊重老校友的个人意愿,利用亲和力和专业性与校友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访谈流程

首先需要确定采访名单。项目的几位联系人多为清华子弟,对于清华园的人和事了如指掌。在他们的帮助下,确定校友人选,进而通过网络、图书、期刊等资料来源了解受访者的背景,同时查阅相关的校史和其他历史资料,包括其所在的院系沿革、个人经历等,对校友有较为充分的了解,进而确定访谈提纲。

每次访谈历时1-3小时,视受访者的身体状况而定。每位校友讲述语速各异,内容多少不一,有些校友需要多次去访谈,如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冰就访谈了7次。由于受访对象年事已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基本流程见下图。

访谈后,需要将访谈视频导入电脑,转换成相应的音频,并转录成文字。文字转录过程中可能要对照视频,专业词汇或讲述模糊不清的地方可能要反复几次才能确定。访谈文字整理后,送交校友审阅,直至最终定稿。

4.史料价值

“清华记忆”项目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历史,还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变革的缩影。

口述历史的可贵,不仅在于弥补档案的不足,更在于揭示接近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的语言描绘的细节可读性强,同时可以感受到老校友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熏陶之下的那份责任感和个人魅力。一段唱腔结尾的口述“啊,子龙,你看这秋末冬初,寒风透体;夜已黄昏,四野歌声,好不伤痛人也。大家席地而坐,待到天明再做裁处。”可以感受到老校友刘曾复先生率真、坦然的性格。吴宗济先生99岁高龄时接受访谈,他的乐观豁达跃然纸上。也许正因为毁誉释怀,他才度过了漫长的动乱岁月。郑林庆先生忘不了1936年清华入学考试作文题目《我的衣服》,而这引起同级考生唐统一先生同样深情的回忆。

二、“清华记忆”项目成果

“清华记忆”项目历时4年,2011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其成果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题为《清华记忆──清华大学老校友口述历史》,列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出版物系列。该书荟萃了26位清华老校友的口述访谈,集中体现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与变革。成书前,我们还聘请清华大学学生紫苑学会的学生整理了访谈文稿。该书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题写书名,封面“水木清华”一景的作者为康寿山,均为我们访谈的老校友。

2011年,为纪念吴宗济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世纪声路 大师足音──吴宗济先生纪念文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收录了《清华记忆》中的吴宗济先生口述。

同年,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公司编写出版《江作昭九十晚晖寄怀与情谊》一书,其中收录了《清华记忆》中的江作昭先生口述。

此外,访谈还留下约80小时的视频、相应数量的音频,以及照片、论著等资料。访谈期间,我们与校友联系,收集了校友的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这些资料均已收入清华文库,丰富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馆藏。

三、“清华记忆”项目中的几点体会

1.熟悉清华校史,做好案头工作

口述历史访谈的关键在于对历史事件的熟悉。只有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受访者本人在该事件中所处的节点、所起的作用,访谈才能深入、有针对性。对于“清华记忆”项目而言,要求我们熟悉清华校史,做好案头工作。例如,现在谈起西南联合大学,大都关注其好的方面。在采访郑林庆先生时,我们特意让他谈谈西南联大“不好”的方面。他说起孟广喆教授教力学,评分很严苛。考试前,同学们在绘图板上做小抄,孟广喆就带着一个木工师傅,用刨子把小抄都刨走。那时有一部外国电影《我若为王》,一个学生在画板上写“我若为王,必斩孟广喆”。孟先生看到,说:“嘿!这年头,教书还有生命危险呢!”

2.摄像机数量及位置的选择

摄像机最好有两架,一正一侧。访谈时,囿于条件所限,我们只用了一架摄像机,有时就难免有局限。例如,有的校友在访谈前做了精心准备,拟定了提纲,甚至写了访谈稿。访谈时,对着提纲或访谈稿念,有时甚至遮挡住脸部,我们也不便提示,这样便很难捕捉到被访者的脸部表情,看不出口型,不利于后续访谈文字的整理。在这种情况下,设侧面摄像机的优势便可以显现出来。如果只有一部摄像机,就只能随时调整摄像机的方向或角度。

3.麦克风的使用

访谈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录制,最好用领夹式麦克风,同时配备监听耳机。因为老校友说话音量普遍较小,而且有时录制环境较为嘈杂,不宜用摄像机内置的麦克风。但由于领夹式麦克风的电池是另外配备的,如果电池电量耗尽,声音便录制不上。因此,最好在访谈时,用录音笔同期录音,多留一个备份。此外,要注意根据校友口述的音量随时调整麦克风收音的音量。

4.访谈文字整理

访谈文字转录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一个小时的访谈内容,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来把音频转成访谈文字,工作量很大。

文字整理分几个阶段。首先是逐字稿。项目团队有一名速记员,先把访谈音频逐字整理成文字稿,逐字稿和访谈录音一一对应。

由于对历史事件不熟悉,或是缺乏专业背景知识,逐字稿难免有错漏。我们聘请几名助教研究生对其进一步整理,使访谈稿文从字顺,便于阅读。整理稿要加小标题,大致按时间顺序叙述。整理稿最大限度保留校友的口吻,尊重其叙述方式,评价性的文字尤其要慎重。整理稿中不确定的地方(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需标注成红色字体,并注明该文字在录音中出现的时间(时间格式:hh:mm:ss),以便查对。

随后,图书馆员进一步对整理稿加以规范,修正其中的错误,把最终的整理稿送交校友本人审阅。校友审阅的过程有时需要几次反复才能最终定稿。

四、“清华记忆”项目回顾和展望

要做好口述历史项目,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选题。回想起2006年,我们在整理清华大学黄万里先生的文稿,胡康健、陶中源两位老师建议我们访谈清华老校友,我们随即确定了清华大学老校友口述历史的选题。项目随后获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资助,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在“清华记忆”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口述历史“抢救”二字的分量。《清华记忆》一书收录了26位老校友的口述,据我们所知,已有十余位校友先后辞世。口述历史不仅是与历史对话,更是与时间赛跑。口述历史项目涉及的环节繁复,整理工作费时费力,因而访谈的成文进展缓慢。也因此有些校友去世前没能亲自校对口述稿,我们只能转而委托其亲友代为审阅,这也成为一件憾事。同时,我们也深感口述史料抢救整理的重要性。

2008年,项目组成员去云南开会,曾与在昆明的校友吴征镒先生接洽过,希望借此机会访谈吴先生,但由于吴先生身体状况欠佳,缘悭一面。2013年6月,吴先生与世长辞,我们最终也没有机会采访他。采访体育教研组杨道崇先生时,杨先生身体尚好,但口述不成系统,难以成文。因而《清华记忆》一书结集出版时,没有收录杨先生口述。在整理李湘崇、施士昇先生的访谈文字时,他们已无法亲自审阅自己的口述稿,因此他们的访谈也没有最终定稿,这些也都成为我们难以弥补的遗憾。

此外,囿于经费紧张,访谈范围大都只在北京,而且很多是在清华园。《清华记忆》一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项目就此结束。我们希望如有机会,把项目一直开展下去,使老校友的群体记忆共同构成清华大学校史的一部分。

(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