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意义重大

邓  卫

   “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是学校决定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至少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总结办学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视和加强历史研究作过很多精辟论述。对于大学这样的教育机构来说,加强校史研究就更加重要。因为人才培养总是与时代要求紧密联系,与国家民族的重大需求紧密联系,所以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它的办学特征、办学成效都是与那个时代密切关联的。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乃至搞好办学的方方面面,不是在空白的基础上推进,而是要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找到未来前进的方向。清华的校史研究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将近60年,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也为清华大学在新时代开辟新征程奠定了非常好的思想文化基础。但这里面,各个院系、学科、部门的发展史,从目前来看,是校史研究整个大图景中相对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我们以前的校史研究、史料搜集和宣传教育工作多是集中在以学校为对象的整体范围内,而分门别类地以院系、学科、部门来做的,还处于“自发”的阶段,多数院系、部门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开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百年名校来说,在已经跨入新百年之后,再也不能任由这样一种状况进行下去,已经到了应该可以比较深入、细致、全面地来回顾、挖掘、整理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历史的时候了。迎接110周年校庆,希望能取得相当一批数量的阶段性成果,回顾总结不同学科、院系、部门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从更好地总结办学规律的角度,做好各个学科与院系发展史的梳理,也呈现出清华大学对于历史本身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今天的清华,至少从入职的新教师来看,已经超过一半的人没有任何一个清华的学历,也就是说,我们从全国各地以至世界各地引进了很多人才。他们具有很强的业务素质,但是相对来讲,对于清华文化、清华历史、清华精神的了解还很不够,或者是比较表面化的,这就对于他们更好地在清华这样的育人环境下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其实是有先天不足的。宣传部面向近年来入职的新教师,主办过几次“大学文化研讨班”,很多参加了研讨学习的教师在座谈发言中都纷纷表示,清华是一个宝库,只是我们了解得太少。他们非常希望全面了解清华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学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等工作。那么,做好这一部分教师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赖于什么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对历史完整、准确的把握。所以,校史馆建成之后,原来的校史研究室除了要继续深化校史研究之外,加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校史的宣传教育。这个宣传教育,首先的对象是校内的师生员工,其次才是社会各界。对于师生员工的教育,是持之不断的。而这项工作是否能做得好、做得深入、做得更加有针对性,除了对校史的梳理和宣传,很重要的还有赖于我们各院系、学科、部门发展史是否整理到位,把发展史能够说得清、说得透、说得对,使得各院系的老师、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本院系的缘起与发展,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更加切身地受到清华历史、文化的熏陶。

   第三,有利于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习总书记提出,在“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为重要的一个自信。我想这是非常精辟的一个论述,直接指出了文化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对于学校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以身为清华人为荣,每个人都戴着清华人的光环。这个光环当然跟每个人自身努力分不开,但更多的其实是别人的努力加在你身上的,是凝聚了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师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所作的贡献、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价值,是这些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一种折射和体现。所以,我们与其说是以清华人为骄傲,最根本的其实是以清华文化为骄傲。我觉得,我们的骄傲是有底气的,因为清华作为一所学校,对于国家的发展,对于世界学术、教育、科技的发展,都有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做好校史的工作,可以使这一份文化的荣光更加靓丽、更加持久,使得我们这种文化自信能够更加厚实、更加坚强。各个单位做好本院系、学科、部门的发展史研究,实际上是让广大师生员工能够树立起更加充分的文化自信,鼓舞当今的清华人在前人积累的文化基础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有利于更好地传播清华品牌。“清华”两个字,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座殿堂接受教育。但是,我们不仅仅要说清华是一所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还要让社会更加准确地了解她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所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我们传播清华的文化品牌,就有赖于这些对于清华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工作。百年校庆时我主管文化宣传工作,当时我们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宣传载体,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清华热”。现在,又要迎来110周年校庆,相信也会再有一波新的“清华热”兴起。在这一波新的“清华热”中,如果有我们奉献的院系史这些新鲜的素材,让这样一波新的“清华热”不仅仅向社会传递出来清华是一个高价值的品牌,更是一个与社会、与国家、与民族、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可信赖的、值得尊敬的一个品牌。这也是我们做好社会传播工作的一个先决条件。我想,至少从以上四个方面,要充分认识做好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事关重大,那么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工作呢?一定要精心组织,领导重视,扎实推进。历史弄不得半点谬误和虚假,必须经得起历史本身的考验。所以,一定要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制订计划,组织队伍,高质量地开展这项工作。

   “高质量”首先体现在政治思想上要可靠。主要领导要抓,党委要直接关心支持。一方面,只有领导重视,才能统筹组织,落实人员和队伍;另一方面,因为历史是复杂的,清华走过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不是直线上升的,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成绩也有波折,有探索也有扬弃。所以,在这样一个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怎么准确地把历史呈现出来,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学校组织写“清华大学史”,共一、二、三卷,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正式出版呢?书稿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反复斟酌、反复审议、反复修改,只有深入其中,你才能体会到这个工作的复杂性。同样,院系史也绝不是简单地把各种史料收集起来,原封不动地予以呈现就可以。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就有很多科学性在里面。各种史料的取舍,不同资料的鉴别,工作量很大,难度也很高。因此,必须有各院系党委、各单位主要领导在思想政治上牢牢把关。对于不太有把握的事情,还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史研究室进行咨询请教,共同讨论。

   “高质量”的第二个体现是编纂历史要总结规律。院系史不是一个简单的大事记,而是要对今天的办学起借鉴启发作用,那就一定要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比如环境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土木系下有一个水利及卫生工程组,那时候还没有叫环境科学这样一个学科,后来才慢慢开始有了专业,后来又先后成立了土建系、土环系,后来土环系分家建立了环境系,环境系后来又发展成环境学院……那每一步为什么会这样,这中间的过程,从名称到组织体系,到学科发展规模,到主体科研方向等,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一直到今天,环境学院包括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政策等不同方向领域。那是因为今天的人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关注的环境不仅仅是生活建筑相关的那种小环境,像给水排水等,而是一个生态环境、一个整体环境的理念。我这个认识不一定准确,这是我作为一个学建筑的人对环境学科发展的一个粗浅认识。但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明,如果要写好一个系、一个学院的发展历史,就要把它的每一步变化说清楚、说透,而不是简单地有一个日期、有几份统计表格就可以。还有一些学科可能我们原来有,后面又没了,为什么没了、变化了?有些我们当年做的事情,一直坚持到今天,比如说“双肩挑”辅导员制度。蒋南翔同志在创建之初,就是挑选学习好、思想过硬的又红又专的高年级学生,来担任低年级的辅导员,那是一个大胆的创举,到今天我们一直还是在这么做。清华大学今天仍然是以非专职的“双肩挑”辅导员为主体,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清华大学非要自行其是,非要显得与众不同,而是有着我们几十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和道理。那就要把这个道理说清楚,这条路为什么要这么走,究竟好在哪里,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同样,对于一些以前做了、后来不再做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事情不再做了,也要说清、说透。所以,高质量第二点,就体现在我们编纂历史要总结规律,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历史规律。这个规律当然是真实的规律,是经得起检验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推进当前的各项工作。

   “高质量”的第三个体现,就是清华大学做的事情,一定要跟“清华”两个字相称。清华编写的系史、校史,文笔要好,史料要全,写作要精;拿出来的图书,不仅内容是丰富的,阅读是愉快的,包括印刷装帧也要是精美的,这才跟清华大学的称号相当。在110周年校庆之际推出“清华时间简史”系列丛书,其实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到时候能有一排沉甸甸的散发着书香的《清华时间简史》呈现在世人面前,那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都需要高质量完成。从开始组织队伍,挑选采访对象,史料的选择、收集,到最后的成稿、出版,要始终保持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组织起一支高质量的、高水平的工作队伍,是保证整项工作高质量的一个前提。一定要保证整个环节、所有工作细节,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把这项工作完美地完成。

   总体来看,我们学校从校史研究到校史宣传教育方面,在全国高校是走在前列的。我们有很好的校史馆,有相当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校史研究成果。通过院系史的编写,还要积累一些资料,也为后人再做类似的事情打好基础。我们不仅是想着我们这代人,以后人们还要再写清华史。历史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这一代人的认识是这样,下一代人在200年、300年再写清华史的时候,还得需要历史资料。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给清华师生、清华校友和社会各界呈现出一套能够与清华相匹配的院系史丛书。

   [根据作者2018年5月29日在“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启动实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作者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湖南大学党委书记,2005—2008年任校史编委会副主任,2008—2013年任校史编委会委员,2013-2018年任校史编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