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陪伴

孙 铄

我在2015年入学时就加入了紫苑学会,并从2016年夏天接任紫苑学会会长至今。紫苑学会的经历贯穿了我的本科四年,我有幸成为了清华校史工作的亲历者,也很幸运地得以在校史馆收获师长、朋友,获得宝贵的成长。同时,一如题目所说,我也陪伴了紫苑学会四年之久,作为迄今紫苑学会在任时间最长的会长,学会一如己出,她的发展起伏我也看在眼中,记在心上。成长与陪伴是学会四年生活的主旋律,校史工作也就这样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份经历也同样是我们几个五字班同学的集体回忆。

一、成长──四年生活

2015年入学时,学会的招新还是在军训期间的集中参观时进行。那时的会长是李欣巧,她站在校史馆北门给每一个参观完毕的学生发紫苑学会的宣传单。我看着宣传单上的讲解队员福利不禁心动,回去不久就报了名。报名时还只是希望踏踏实实做一名校史馆志愿讲解员,不曾想到后来四年的发展轨迹完全不如我当时所料。

大一国庆节期间回家的车上还在背讲解词。后来参加了那个学期的第一批考核,抽到了选考题目里最难的二楼试讲,好在还是幸运地通过了。上岗之后的第一个任务是海军工程大学校长韩小虎,为了这个任务认真准备了好一阵子,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出任务一板一眼不敢懈怠,和现在出任务挥洒自如的状态已大不相同。讲解队员首秀十分顺利,获赠的金属名片十分有分量,我收藏至今。同时,这次首秀给我的鼓励是巨大的;也十分感谢孟老师对我这位新人的高度信任,给了我这次“挑大梁”的机会。后来几个学期,每个学期接的任务都在十场以上,直到大三大四学会事务增多,新讲解员也不断成长,我安心当起了救火队员,承担的讲解次数有所下降。大概是大一下学期,我又按照黄滕宇师兄留下的英文稿自学了英文讲解,现在承担的任务倒是以英文为主了。

讲解员的平静生活被大一下学期的校史知识大赛“打破”。忘记了当时欣巧姐安排给我的是哪个组的位置,只是记得前半个学期又是路演又是阅卷,由大二和大一的我们组成的工作组颇为忙碌地完成了大赛的全部工作,我最后还当了那年大赛的主持人,莫名其妙地开了一个大赛说相声的先河,留下一桩我们这届会员中流传的趣事。一年大赛下来感觉到了校史推广在学生中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难度,范宝龙馆长的那一句“现在这还是一个校史知识小赛”的打趣评价现在也仍然未能扭转。对我个人而言,校史知识大赛成了从讲解员到学会骨干的重要转折点。当年六月会长换届,我报名参选,也没想到这一当就是三年。参选的动机已经难以忆及,现在历经三年锻炼后心境必然也很是不同。料想这一点会是一样的:觉得校史工作是一件有趣而必要的事,我有热情和责任要把她努力办好。

成为会长之后,从骨干变成组织领导者,要担心和考虑的事情变得不同。不仅仅要做好学会的日常运营,维系会员的感情,还要努力保持甚至扩展学会的规模,确保学会的传承不间断。我成为了在校史馆北门给新生发传单的那个人,要组织学会骨干开会讨论学会的各项安排,要选拔培养下一代的骨干,并带领着他们筹办新一年的校史知识大赛。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过去的一年里欣巧姐的辛劳,她面对的压力较我而又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欣巧姐的基础上让学会更进一步是我们这一届肩上的责任。

很多和我一起加入讲解队的五字班同学也一起留下来维持学会的运作。五字班第一位通过考核的讲解员陈天翼,自学成为了学会宣传的中流砥柱。贺文凯在第一次新会员活动的时候就表露出了对于校史的博识和热爱,他在讲解队的传承上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杜文斐的细致与耐心让常务部的运作井井有条,每个人富有特色的生日推送获得了不少元老的赞叹。刘思静是火辣的湘妹子,学会的活动在她的打理下焕发出生机。后来,六字班的雷蕾、余标、刘雨晴、高菲阳、秦雅鑫、杨子悦、景钰清等也加入了骨干队伍,学会的骨干队伍逐渐壮大。第二年的学会运转相对平稳,学会的规模也日渐扩大。

大二结束之际,为了将学会骨干的年龄结构调节至合理范围,在学会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下,我继续担任会长。大三时,学会曾一度遭遇“缺人”危机,由于新生教育的模式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守株待兔”而必须主动出击。突然面对这样的变化,招新效果不太理想,七字班新讲解员的数量一度“跳水”,好在老队员持续积累,校史馆志愿讲解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但是其他方面的工作的确受到冲击。在全体学会骨干的努力之下,学会的运作维持有序,部分工作还有所突破。大四开始,我们调整了招新策略,学习了研究生讲解队的部分经验,基本恢复了新讲解员的吸收规模,同时骨干队伍继续扩大,形成了从大四到大一的完整结构,大三的骨干也逐渐成长起来。讲解队人数足以支持其新陈代谢,现在又承担起新生教育的工作。我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放心地“退居二线”,在研究生阶段继续为学会做贡献了。

我个人在学校各个社工岗位都有所体验,相比较而言,带领这样一个文化传播类社团具有特别的挑战。四年倏忽,格外要感谢校史馆的范宝龙馆长、金富军老师、冯茵老师等一直关心学会的发展,我也在和各位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收获了各个方面的点拨与指导。王向田和孟然老师是学会的两位指导老师,我和她们的交流更加频繁,也受到两位老师不少关照。除却学会事务,两位老师也在我个人的几个发展关口为我指点迷津,回首再看,感念至深。学会的发展更离不开骨干同学的合力支撑,他们容忍我的糊涂和脾气,共同推动学会的前进,我作为会长,谢意难尽。

二、陪伴──学会发展

值此机会,我将四年来学会的发展和一些新的举措总结如下,作为学会骨干成果的纪念,也作为对校史馆老师支持厚爱的一张答卷。有一些是成功的经验,有一些仍是一种尝试,一并留与后人参考。

(一)维持会员数量

维持会员数量是维持学会及讲解队生存的必要环节,有“人”才可能实现我们想要实现的一切。如何保持会员数量、保持活跃会员数量,是维持学会活力的重大问题。

在我刚加入学会的时候,学会活跃会员主体为讲解队队员,学会也有规定“会员都应是讲解队员”。会员们因为讲解工作而有了强大坚定的知识纽带和感情基础,交流频繁,较为团结。但是,学会的主要成员,也因此主要集中于讲解队员,范围相对较窄。在上任之初,我们曾经尝试进行“队会分离”,即讲解队仍归学会管理,但是学会会员不必要是讲解队队员,以扩大学会规模。这项尝试一直延续至今,但实际运行效果一般。非讲解队队员在学会中活跃程度一般,成为学会骨干的亦不多。究其原因,大致如下:目前学会运营的主要活动仍为校史馆志愿讲解,针对全会的活动仍不多,主要为与校史有关的读书活动,对一般会员吸引较弱。然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会有实力举办更多的吸引全部会员的活动,这一点因为学会骨干阵容有限,目前还难以达成。因此目前,学会虽然仍然接受“会员可以不是讲解队员”,但是就骨干团队建设而言,采取将学会建在讲解队上的方针,努力维持讲解队规模并且从讲解队中发展核心骨干。

学会招新的方法也发生了几次变化。在新生集中参观校史馆的年份,我们采取集中宣讲的策略,收效很好。以2016级为例,经过此过程报名学会的同学大约有150人,从中最终“筛选”出讲解队员25人。这一时期,学会也会参加社团部的百团大战进行招新,不过并不视之为主要方式,百团大战也不是学会人员的主要来源。但是从2017年开始,新生不再集中参观校史馆,这给学会的招新带来极大压力。这一年,我们采用了“百团+参观宣讲”的方式,不过既然已经失去先机,招新效果并不理想。当年总计约60人报名学会,通过考核的讲解员仅有不到十人,这在七字班造成了一个“小断层”。2018级新生入学,我们及时调整策略,采用在军训期间就进行海报招新的策略,努力重新抢占招新先机,并且调整培训策略,效果很好。这个经验就目前看,可以继续沿用。

(二)讲解队工作

校史馆志愿讲解仍是目前学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近几年讲解场次不断攀升。保持一支强有力的、不断延续的讲解队,是学会的首要任务之一。其中,每年能从新生中招募的有意向的同学构成了每年培训的“基数”,从这部分同学中吸引出对于讲解事业感兴趣的同学则是人才转化的“效率”。保障讲解队规模,基数和效率十分关键。

基数面临的问题和学会招新相似,我们基本把每年报名学会的同学当做讲解队员转化的基本盘,因而有关招新的问题,此处不再赘述。在我入队时,学会采取师徒制进行培训,的确有效地维持了学会新老讲解员之间的传承关系,而这一模式也被很多高校校史馆讲解队所使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了师徒制的弊端:对于师父和徒弟的个人依赖性很强。师父若不上心,只能凭借徒弟个人的实力;徒弟不积极,师父又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师徒制的维系随着时间松弛,很多师徒在学期末失去联系,自然降低讲解员的培训效率。基于此,2018年秋天学会借鉴研究生志愿讲解队的经验,强化集中培训,缩短考核周期。报名培训的在一周之内完成集中培训,报名三周之内完成集中考核,经过任务实践进行培训的延续。本年报名总人数60人,考核通过的讲解员20人,转化率为历年之最,顺利解决了学会的人员危机。我们清华同学的学习能力也的确超凡拔群,每一位队员的付出共同保证了这种高速运转的培训机制的顺利推进。

(三)校史知识大赛

校史知识大赛是学会每年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学会从事校史宣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坚持办大赛成为了学会正常运转的象征。校史知识大赛的赛制、宣传方案成为了每年影响大赛效果的重要因素。

校史知识大赛如何分组一直是争执不下的问题。单人成组的顾虑,是个别同学因缺乏支持而不敢报名,以及决赛所能吸收的人太少。多人成组则又给组队造成难题,是否允许各组人数不等、是否可由大赛重组队伍也很难获得统一意见。只能说不同的组织方式各有利弊,三年来大赛赛制各异也各有好坏。

宣传方案必须尽早策划,提前设计。学会宣传部人手有限,假如学期中再开始材料准备,时间往往不足,材料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确保初赛参与人数可以有效提升大赛参与率,因此2019年大赛计划重新启动初赛路演,辅以线上开放式初赛,希望有所突破。

决赛自2016年起引入“一站到底”模式,但是经过实践,效果欠佳。为了保证一站到底模式的公平性,赛题与选手答题周期应存在难度和题型上的对应,但是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这一点较难控制。2018年决赛中,曾因此造成选手抗议,虽和平解决争议,但是一站到底的赛制模式之缺陷还是暴露无遗。2019年计划取消这一环节,置换成较为传统的风险题。

大赛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参赛选手不足。与学会立会初年间大赛相比,现在大赛缺乏班级报名渠道,也没有类似素质拓展项目等的校级平台予以宣传支持,只能靠路演等吸引选手。110周年校庆之际,全校范围内的校史学习或有回暖之机会,这或许是大赛拓展影响力的好时机。

(四)其他活动

学会努力拓展除校史知识大赛以外的活动,作为宣传媒介和团结会员的抓手。

校史研究。从2016年起,学会设立学术部,希望在本科阶段进行校史研究的尝试,进展缓慢但是也获得初步成效。第一年就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专题进行研究,第二年就清华赴美专科女生进行研究,第三年则集中于梁启超生平研究并正在生成专题展览。研究生会员增多之后,学术部可以由时间相对更充裕的研究生来担任,为本科生提供知识上的支持。

读书会。读书会的设想从2017年就提出了,到2018年有了较明显的进展。设立读书会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会会员进一步学习校史知识,也借此形成会员之间强有力的纽带。不过读书无易事,选取太难的书效果不好,与校史有关的书其实又相对枯燥。2018年秋天,学会举办两次读书活动,一次有关王树槐先生的《庚子赔款》,一次是共读《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读书活动学会也会继续坚持,逐渐发展成学会的一大特色。

对外交流。对外交流开始于2017年的五一假期,当时是为了做与西南联大相关的系列活动,计划去南开大学学习参观,无奈南开没有校史馆,我们就去了南开的邻居──天津大学。这次交流给我们的震撼很大,见识到和我们思路不同的高校同事给了我们很多队伍建设上的启发。此后我们陆续前往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地交流学习,也接待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学校参观来访。比较不同学校的建队背景和思路,的确让我们的骨干对于学会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五)骨干团队

经过三年任期,学会终于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年级格局,以及较为充实的骨干系统。

我上任伊始,骨干团队只有我们几位大二的同学。随着六字班同学的上岗,我们开始吸收其中较为积极的同学加入骨干团队,并一起筹办了2017年的校史知识大赛。七字班虽然存在人员断层,我们还是吸收了一批非讲解队会员承担骨干工作。八字班的骨干已经有部分开始承担学会的工作。

关于是否应该吸纳非讲解队会员成为学会骨干成员,我们几个五字班同学对此细微的争议。我一直觉得,现在这个队会不分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学会发展的理想状态,而吸收非队员也是提升广大会员在学会收获度的一个好的途径。但是,因为前述的各种原因,学会对于一般会员的吸收并不是很强,而对于非讲解队队员的骨干,可能更是付出大于收获。目前活跃的骨干成员还是以讲解队员为主。当然,“建会于队”的方针近几年可能都不会变动,吸收队员为主的现状也短时间难以改变。至于开放的态度,还应该是我们一直秉持的态度。而当五字班毕业,骨干成员开始有较强的轮换,这对于现阶段长时间重复工作的疲乏也会是一种有效的缓解。

三、学会思考

最后,我想谈谈对于紫苑所面对的困境的思考,也是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校史工作的一些拙见。

全文我一直在说紫苑学会的事,这似乎与约稿的主题有些游离。学会是一个以校史学习、研究与传播为己任的社团,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倒都算得上校史工作。不过,目前我们的主要的输出对象是校史馆的来宾,而对校内输出过少;对于校内输出又仅以讲解为主,其他形式的输出不足。这是目前学生校史工作的一个现状。

紫苑面对的困境,直接看上去是人力的不足。干什么都需要人,没有人就接不了那么多的任务,就办不了那么多的活动,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我们骨干中的骨干现在处于大三年级,正是决定未来方向的重大时间段,他们学业的忙碌肉眼可见。人不多,时间又少,直接约束了学会的手脚,这并不是情怀能解决得了的问题。

紫苑面对的困境,深层次上是在于一种和学校氛围的游离。清华的理工风气在全校处于支配性地位,这一点毋庸置疑。理工科的学生,对于这种文科类的学识,不感兴趣的居多,感兴趣的又有很多是为了装点门面,真心感兴趣的很少。同时我们虽然强调学习清华精神,但是深究清华精神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并不是所有人都付得出来。这种不得不去做些手头上要紧的事的氛围,和我们这样一个其实需要花上时间慢下来的社团,总归是有一种张力。事实上,每一个留下来的会员,都感受到了他们受益于校史浸润的一面,至少是通过讲解的锻炼提升了口才。但是进校史学习的殿堂是有门槛的,而恰好又不是有那么多的人有兴趣来迈一迈这个门槛。

在校史馆行走四年,行走于展览区,每次都能有些许的新发现;而常新的独立陈设,更是趣味无穷。到了高年级,对于有些书籍的理解加深,校史的境味更是袅然而生。环境的确艰难,不过也没必要总去找些自己之外的原因。虽然历史总有些悲观的片段,但是她也教会了我乐观。清华的前辈们更是教会我们,只要自己还有一份热爱,只要我们愿意坚持,我们就能把这事业的火种传下去,相信早晚有一天它会熊熊燃烧,绽放光明。

琐碎回忆,钩沉直叙,乃成此文。感激之情说不尽,愿紫苑花开繁盛,愿校史馆的诸位老师生活安康顺利,愿校史事业发扬光大!

(作者2015年起在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习,现为清华大学紫苑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