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的达芬奇——顾毓琇

周晓云

    我忘记了自己是怎么知道顾毓琇这个名字。大抵是因为我喜欢话剧。话剧在清华是有传统的。一代代的学生在校园里上演一幕幕话剧。从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那时活跃的有闻一多,梁实秋。他们都是清华文学社的。当然,作为他们的好朋友顾毓琇也进入我的视野了。

    顾毓琇的名字还是有些生疏的。他当然没有闻一多、梁实秋有名。以前根本没有耳闻。但是,渐渐地我便感觉到这是自己多么大的失误。如果说清华园百年来培养过什么天才的话,顾毓琇无疑是第一名。无人能出其右。

    这是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忽略和忘记的天才。我至今不清楚他为何在大陆默默无闻。他并不是一个早逝的天才,离我们久远了,所以被大家淡忘了。他活了100岁,直到2002年才在美国去世。

    他离开我们时间并未久远。不论他活着,还是离去,他并没有进入大众的视域里。

    我有时惊叹,上帝何以造出这样的人。如果完美的人只出现在小说家的虚构里,那么顾毓琇要比虚构的完美不知还要完美多少倍。

    我曾经问过周榕这个问题。周榕是清华建筑系的一个独特存在,他经常做着一些跨界的事情。他只说了四个字:“钟灵毓秀。”他是凝结了天地间的灵气才孕育造就出的天才。

    顾毓琇在清华园生活了8年。他13岁入清华园,还是一个少年,21岁离开清华园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读书,他仅用了四年半时间即读完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所有课程。成为麻省理工大学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

    他在清华园时,与闻一多、梁实秋、梁思成来往甚密。他们共同创办了《清华周刊》,他们的文学之路也正是从这份刊物开始。梁思成为这份杂志插图。现在看来,这份杂志的水准是非常高的。

    顾毓琇也是从那时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写的小说《芝兰与茉莉》是中国现代文学继鲁迅《阿Q正传》之后第四篇白话中篇小说。

    到了美国之后,起初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创作了很多历史题材的戏剧。其中一些剧目还在波士顿上演,引起轰动。这一点就有些很不可思议。要知道,他在麻省理工大学读的是电机专业,而且他用了四年半的时间拿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所有学位,发明了《四次方程解通解法》(23岁),《顾氏变数》(26岁),这成为他日后获得电机学界的诺贝尔奖——“兰姆奖”的基石。

    这四年半简直就像神话。其实,这么短的时间,在一个学科取得如此非凡成就已经不寻常。何况他是跨学科。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其实,何止这四年,他的一生都是一部神话。

    作为诗人:

    他一生创作词曲歌赋7000余首,出版诗词歌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多产大师人,他被海外学术界和出版物评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大诗人之一,1976年被世界诗人大会加冕为“桂冠诗人”,曾获巴西人文学术院金质奖章。

    作为戏剧家:

    他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之一,曾创办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创作了许多著名话剧:《白娘娘》《项羽》《荆轲》《苏武》《西施》《岳飞》《琵琶记》《张约翰》《国殇》等。

    作为音乐家:

    他担任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的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团长。他攻破了许多中国古代乐谱的疑难,还曾将姜白石的自度曲谱翻成五线谱,在国际上公演。1940年,学术界以他的三四八频率,为中国的黄钟标准音。他还是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

    作为禅学家:

    经过半个世纪业余时间的研究,他撰写了《禅宗师承记》《日本禅宗师承记》等著作。1979年,他用英文撰写的《禅史》震撼了国际禅学界。

    作为教育家:

    担任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与当时的冯友兰(文学院)、叶企孙(理学院)、陈岱孙(法学院)并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学院院长。

    担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首任工学院院长。

    接替蒋介石担任中央大学校长。

    担任国立政治大学校长。

    创办中国第一个戏剧学院、音乐学院、航空研究所……

    作为科学家:

    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发明了《《四次方程解通解法》(23岁),《顾氏变数》(26岁),获得了国际电工和电子学会颁发的“巨比利奖”和“千禧奖”,以及“兰姆奖”。

    我不知道他的时间是怎样支配的。

    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不要以为他仅仅是生活在书斋里的学者、诗人。他的交游非常广,是社会活动家。他往来交游于各界精英,不论中外。

    他喜欢旅行,遍访名山大川,与高僧都有往还。

    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如此丰富,汪洋恣意如浩瀚大海。

    他对我始终是一个谜团。

    他出生在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的后裔,他的祖母是秦观后裔,母亲为王羲之后裔,按陈寅恪先生说法,顾氏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他是清华园孕育出的种子。他和梁思成是同班同学,也是好友,他经常到梁家玩。梁启超先生非常喜欢他,想必他们间的交谈是非常多的。梁启超是有多种趣味的人,梁公是滋润他成长重要的一个人。他去美国留学前,梁启超先生还专门为他写了楹联,寄予厚望。

    顾毓琇入清华学校那一年,梅贻琦先生刚结束美国的留学,回到了清华园。他一边做物理教师,一边担任教务长管理校务。清华园也是从那时开始有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土壤。顾毓琇进入清华园可以说是“得其时”的。

    清华学校在1925年成立国学院,便以“文理、中西、古今”会通为要义。短短四年不仅创造了学术的辉煌,还影响了一代学人,被称为“清华学派”。学人的精神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往往做着跨学科的研究和创作。比如闻一多,赵元任,林徽因……他们是会通型的人,这种人在历史上往往见于文艺复兴时期。从清华那个年代的教育理念和培育出的人来看,谁说它不是在掀起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呢?

    这种文艺复兴不是空穴来风,它得益于四大导师,当然梁启超先生的功用很大。这样的认知或见识其实早在1925年前便在清华园滋长了。顾毓琇就是这种土壤里培育出的奇异种子。

    我觉得这样的教育理念应当得到今日的重视和继承。不仅仅限于对顾毓琇先生的追念。他无疑是清华园故去的荣光,但这种荣光还要在后来人身上得到传承。

    我的导师徐葆耕先生在1998年出版了学术著作《清华学派》,他对清华学派做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且躬身实践,在清华中文系创办了会通型的“中外文化综合班”作为一种教学实验。聘请了许渊冲、何兆武等西南联大毕业的老教授执教,可惜会通型的老教授在这个年代日益成为濒危物种,这种教学实验也无疾而终了。

    顾毓琇的后人将先生的文稿、遗物都捐献给了江南大学(那里成立了顾毓琇研究中心),这些都会成为研究顾毓琇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无论从“顾毓琇现象”的引发,还是从研究实力,清华当然为不二之选。可惜至今在清华没有见到“顾毓琇研究中心”的成立。这不能不说为一种遗憾。

    论及个人物质生活,顾毓琇先生又是那样节俭,甚至清贫。他1972年便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荣休。那年他70岁了。退休后,美国大学没有退休金,他只靠社保维持生活。可是稍有积蓄,他便拿出来,在国内外大学设奖学金。虽然奖学金只有几千美金。可以想见,老人家晚年生活的清苦。

    但他不以为苦。他的夫人王婉靖做得一手好菜,他在美国时,家里经常宴请朋友,尤其中国留学生。可是他个人的饮食却很简单。

    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给孩子留下任何遗产。

    他有着别人无法相比的才华,他为人类留下可观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也是他人难以望其项背。可是他得到的物质生活与他的才华和贡献远不匹配。这个世界有多少庸人,甚至作恶的人得到的却是奢华、丰裕的生活。
他的晚年是落寞的。子女不在身边,朋友渐少。萧博士和夫人经常看望两位老人,萧夫人会针灸,兼给两位老人看病。每次针灸,两老人还坚持付钱。萧博士和夫人坚决不收,他们才作罢。可是后来两老人又赠送萧博士夫妇字画。

    顾毓琇夫妇从来都是宽厚善待他人的,对别人要求极少。一次萧夫妇看望两位老人,萧夫人握着王婉靖的手问她身体可好,老夫人竟感动地落下泪来,说她真是一个好人。萧夫人回忆说,她的一句简单问候与两位老人给予他们的相比又算什么呢。

    一个非凡人的生命大抵如此,他的高贵也在此。他们对物质没有贪欲,淡泊一生,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多彩,他们留给人类的是无价的知识财富,滋养着一代代后来人。

    不得不说,顾毓琇长得非常英俊,有着逼人的英气。到了晚年,九十多岁了,他还是有着年轻人清瘦挺拔的身材,样子好极了,堪比daniel day lowis. 他即使做演员,也是一流演员。

    他年轻时在舞台上有过尝试,而且还是自己编剧兼导演,比如在《琵琶记》里饰演宰相。现代文学界中众多大腕参与了此剧的上演,比如闻一多,梁实秋,谢冰心等。

    我常听一些很有成就的人说生命其实无意义,好像洞穿了生命。他们认为生命终究是一场虚无。可是,我在顾毓琇的生命中看到的却是沉甸甸的分量。生命并不是轻如烟尘。它要足够丰富,足够精彩。顾毓琇让我看到生命的丰富与精彩可以达到的极限。或许以后还会有人超越这种极限。

     我期盼下个或更多传奇的到来。

                                                                       27th, September, 3:59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