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叶企孙先生的教诲

龙期威(清华大学物理系1949毕业)

    1963年夏天,中国物理学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学术会议,我有幸参加。在分组会上见到了叶企孙老师。这是我1949年离开清华母校后第一次见到叶先生。我想,叶先生的门生遍天下,他哪里能记得我,便上前自报姓名,我是物理49级的,没料到他连声说:“记得,记得。你和叶铭汉同班,和陈篪一道去东北的。”没想到,那一次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的叶先生了。

    我们班(清华大学物理系1949毕业)非常幸运,在学习期间,曾经三次机会聆听叶老的授课。第一次是1946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一年级下学期。由于当时郑华炽教授北上筹备(北平)复校,郑华炽教授留下的普通物理课便由叶先生代授。他真是什么课缺人教,他就教什么。叶先生讲课经验丰富,采用启发式,不断地在讲课中把问题提给我们,启发我们的思考,吸收我们的注意力,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释,使我们印象深刻。后来两次授课都是在二、三年级时分别给我们讲授了“物性论”和“分子运动论”。

    连续介质力学本来应该属于物理学的范围,和材料技术与工程能很好的衔接。朗道和栗费席兹的理论物理教程的第5卷便是这个内容。在我们当时物理系的正规课程计划中没有这一门课程。我们物理系的学生主要在后来的工作中涉及弹性理论或流体力学就必须从头学起。叶先生当时给我们开的“物性论”正好补充了上述不足。使我们后来在金属的位错和断裂等力学性质的工作中有了起步的知识。譬如叶先生当时给我们讲了旋臂樑的问题。我们在1976年便应用位错理论计算了悬臂樑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后来更发展到探讨位错在裂纹顶端繁性区的分布。

    旧学制的物理系不设“统计物理”课程。这门课当时是研究生的课程,叶先生考虑到长远的需要给我们开了“分子运动论”课程。这门课也是给我们离开学校之后学习“统计物理”打点基础。统计物理的知识对我们搞金属这一行的人很有用。无论是合金、相变、缺陷、扩散和力学及物理性质均要用到它。现在又发展到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和动力系统。譬如位错增殖过程可以出现混沌现象,金属中出现各种分型结构以及无序介质中的返常扩散等。

    叶先生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重,基础和应用并重,他经常鼓励学生注意实验。他把应用性强实验性多的“物性论”列为我们的必修课,把“分子运动论”列为选修课。1946年,我们班进入清华,物理系二年级时他建意一部分同学选修“物理化学”课,劝大家不要都去选“高等微积分”,我当时选修了“物理化学”。1952年,我调到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工作时,担任科学组织工作。我遇到很多钢的冶炼过程的知识问题。冶金过程物理化学是冶金学的基础,有了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钢的冶炼过程中的专业问题也就方便得多了。

    叶先生既重视基础科学,也重视应用科学。我们毕业时,他们鼓励一部分同学去工厂工作。他支持陈篪去鞍山钢铁公司工作,陈篪同志后来成为了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第一批骨干,是我国断裂物理的开创人。我们多年来的科研题目的选择都离不开实际应用背景的考虑。既使像正电子湮灭这样研究缺陷电子结构的微观实验手段,1979年,我们也想到把它应用到研究裂纹顶端范性区的缺陷分布和应变状态。由于近年来微正电子束技术的发展,空间分辩已经已经可以降到5微米,我们创造的实验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了。

    我和叶先生的个人接触不多,但是,他的教诲和授课则对我个人后来的工作和学习影响极大。叶先生离开我的已经15年了。我们怀念他。我特别感谢他教给了我许多基础的知识,而这些成为了我后来结合工作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起步点。他在教诲使我始终沿着理论联系实验,基础结合应用的方向不断地追求。我们各还要加倍努力,搞好科研和培养青年。在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毕生的力量。

写于1992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