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金富军

按:1913-1918年,周诒春任清华学校校长。他热心教育,认真严格管教学生。在任期间施行许多改革,使清华在教学等各方面得到稳定发展,清华学校的规模和许多优良传统基本形成,为此后清华学校快速发展并改办为大学奠定了重要基础。2023年是周诒春校长诞辰140周年,重发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金富军老师此文,以为纪念。

周诒春

清华建校之初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经过二十余年发展,至上世纪30年代已发展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的快速发展,与早期几任校长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其中第二任校长周诒春,贡献尤多。

周诒春(1883-1958),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湖北汉口。190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入威斯康辛、耶鲁等校学习教育、心理等专业,1909年得硕士学位后回国,曾参与颜惠庆主编我国第一部《英汉大字典》工作。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秘书,并曾任孙中山先生英文秘书一职。后任清华学校第一任副校长,并接张伯苓任清华第三任教务长。1913年8月,清华学校校长唐国安致信外交部,以自己病情“渐入膏肓,势将不起。校长职务重要,未可一日虚席”为由,推荐周诒春继任。他称赞周诒春“老成练达,学识皆优,自充任副校长以来,苦心孤诣,劳怨弗辞。国安虽病,该副校长兼理一切,颇能措置裕如。若以之升任校长,必能胜任愉快。”唐国安病逝后,周诒春于10月27日,就任清华学校校长。1918年1月,因遭恶意攻击,被迫辞职,任期4年又5个月。

1913年8月21日,唐国安在去世前一日,向外交部申请辞职,推荐周诒春继任清华校长。

1916年,周诒春与职员合影,一排中为周诒春,左1为副校长赵国材,右2为斋务长唐孟伦,右1为文案吴宓。

周诒春任校长期间,积极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实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清华向完全大学过渡,使清华学校稳定发展,许多清华优良的传统也在此时期奠基。清华校友陈宏振曾高度评价周诒春:“他是母校的拓荒者,母校的创建人,筚路蓝缕,惨淡经营,播下精选的种子,收获到丰硕的果实,建立了优良的传统,奠定下巩固的基础,尤其是,培育出母校同学个个引为自豪的清华精神。”

本文拟就周诒春在清华学校时期教育实践之荦荦大者作一考察。

一、“造就一完全人格之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家,周诒春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这就是德、智、体三育并举,在清华推行“造就一完全人格之教育”。“完全之人格谓何?其人之一切行动均在法律之内是也。”通俗讲,即: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全面发展,养成各种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国家公民。

周诒春认为,生活主要由体育、生活、道德与精神三部分组成。年轻一代在学校了解生活,学校课程应该依照生活需要而设置。从这个角度说,学校生活就是引导与规则下的社会生活的缩影。但是,学校生活毕竟是在一种简单、受限制的条件下,而社会生活则是一种持续的、复杂的变化之中。因此,学生应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全面提升自己,而不仅局限于读书与学习知识。

由此,周诒春在组织良好智育教学外,十分重视德育与体育。

德育:周诒春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协作精神。

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鼓励留洋学生回国服务。

周诒春经常强调:清华学生既受特别权利,当奋发有为,力戒虚骄自大、贪安好逸;当群策群力,同气同声,以挽救国家。据此,他将“能造福于人类”作为学生择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清华利用庚子赔款退款建立,“明耻”是清华学生非常自觉而清醒的意识,他们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周诒春利用一切机会,将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贯穿在教育实践的点点滴滴之中。1917年留美的裘燮钧回忆,周诒春送他们赴美留学时曾“希望此次同来美国之全体学生,学成后回国服务,并期望每人能创办一项新事业。假定一项新事业能使五十人有就业机会,如此则此次同来之七、八十人可能为国家创造数千人就业机会云。”正是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循循善诱,培育了清华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形成了清华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激发一代代清华学子将自己命运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次,提倡社会事业,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与社会公德。

周诒春并不将社会事业仅仅视为学生课外增加知识与提高才干,而赋予它更积极的意义。他将社会事业定义为“以有余之时间,有余之财力,有余之心思,谋他人之幸福之谓也。”周诒春认为当时中国积弱积贫,“惟其总因在生计之艰难。故其补救在谋生计之充裕。”显然,直接解决办法在于振兴实业、普及教育、改良政治法律、整顿金融等事业。但这些非一人一力所能成,也非学生知识、经验所能及。所以,学生只能采取间接的法子,“学生于求学时代,既不能有助于政治、经济、财政及军政矣,然则岂遽无一能有助于国乎?曰有,即从事社会事业,从根本上改革是也。”“至间接解决,在人人以其有余,谋人不足。以己之心思财力,增进他人之幸福。”

周诒春也指出,中国落后的另一大原因是“学生实行精神之缺乏”。因此,周诒春特别强调实干,他指出“今日中国所急需者,非高谈阔论之理想家,乃身体力行之实验家也。”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培养学生“养成实行之习惯,他日毕业应世,自不甘清净无为矣,此社会事业有造于学生之实行力者也。”可见,在周诒春看来,社会事业于国家是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间接的途径,于学生个人是一个培养社会道德、锻炼社会才能的机会。

《周校长演说社会事业申义》,《清华周刊》,第91期,1916年12月14日,第1-4页。

清华学生体会周诒春的良苦用心,认识到“像我们这般颓唐的国家,要想振作,非得有一群人老实肯作事。所以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人抱着好心肠极力的作事。不管怎样作法都是好的。换句话,不管怎样,实地的工作最有价值。在学校里,养成不肯放过光阴,时刻准备作事的习惯最要紧。”

清华学生热心投身于社会服务,校内各类学生会社活动有声有色,各类出版物也蓬勃发展。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意投则合,共策进行,纯然以公益为怀。”组织、参与各种会社视为“自动的作业”与“练习的机会”,培养自己“创作的精神”。

自1912年成立青年会服务部,至1918年周诒春离职,先后有青年会社会服务团等8个社会服务性团体成立。其中,成府职业学校系周诒春等人亲自发起组织,赞助清华附近贫寒失学子弟入校学习,学生多时达72名。

周诒春提倡脚踏实地地干事,1920届校友毕业时送学校的礼物“日晷”上即赫然刻着“行胜于言”。30年代,朱自清先生总结清华精神为“实干”。“行胜于言”逐渐成为清华优良的校风。

再次,提倡团体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合作意识。

1915年周诒春题写的《清华学报》刊名。

周诒春指出,学生在各种团体中要着眼于大体,不谋小团体利益。通过联络、团结,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自立于生存竞争之世界,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在周诒春任校长期间,共有清华科学社、国情考察会等20多个专门性团体陆续成立。出版物方面,除了全校性的《清华周刊》、《清华学报》、《清华年报》等外,各级还有自己各种出版物。学生通过主办刊物、参与各种活动,既提高了办事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在周诒春大力倡导下,清华园充满了“高尚合乐的气氛”、“实践合群生活的方式”与“服务爱国的精神。”清华学生养成和衷共济的团结协作精神。“清华学生善于自觉,富于同情的观感,具有牺牲的志愿,常时得着作事的乐趣,尤肯顾全团体名誉。”

早年形成的这种团结协作精神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清华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华敢于并善于组织多学科、多院系协作开展的重大课题,例如原子能反应堆研制、密云水库设计等等,均仰赖这种精神。

体育:周诒春提倡体魄与人格并重,注重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近代以来,西方讥讽中国为东亚病夫。1916年《清华周刊》一篇文章揭橥了国弱的根源:“国弱者何,民不强也。民胡为而不强,体育之未普,而民力无由振也。”碰巧的是,当日,张伯苓也在南开对学生沉痛地指出:“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

有感于此,周诒春认为体育并不仅仅为了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养成与体质强壮相应的心力的健康,“体质之强壮,与心力之健康,常成一种比例。”在他的支持下,来自美国的休梅克博士(Dr. Shoemaker)在清华建立了现代化的体育训练体系,使清华成为“中国最早设正规西式体育的学校”。

周诒春希望通过运动“冀使同学皆有强健之身体,活泼之精神。”人格、体魄健全的人,才能担负起救国、强国的重任,从这个角度说,提倡体育又是强国之必需。“于此竞争之世界,欲保存我中国不亡,业与新世界、新社会之人士竞争,以挽救我极危险之老大国,非与德育、智育之外,将前此文弱之旧习,一一扫除而廓清之决不能有济也。”他经常找一些学生到办公室,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

清华提倡体育注意普及与提高并重,自建校起,即成立体育会,校内各类运动会蓬勃展开,“以竞争的方法促运动的进步。”当时,清华体育主要由两项:“(一)呼吸运动 每星期一至星期六早晨,有十分钟呼吸运动。……(二)强迫运动 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时至五时有强迫运动。在那时间内,全校学生都穿短衣到操场上作各种运动。有体育教员巡视场际指导一切。”这两项训练直到1919年春季体育馆落成,各类体育课转移到体育馆内后才取消。

周诒春提倡强迫体育,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最终培养出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民国元年,清华学生平均体力,为三百二十四分。至民国六年,增长至四百零九分。而自民国七年至民国十一年,全校学生平均体力,增长至五百三十六分。”此后的清华,一直坚持早年形成的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体育精神深深浸透整个清华园。无论是蒋南翔提出“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还是新时期,清华在全国率先开展“体教结合”探索,均是这一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扬,它让万千清华学子受益无穷。李济认为:清华求学“最大的益处,在健康的一面”。

在普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清华也造就一批体育人才。1913至1925年间12次华北运动会,清华获7次获得团体第一名,并涌现出潘文炳、黄元道、杨锦魁、关颂声等一批著名运动员。郝更生评价“民国七年至十一年,实为清华体育鼎盛时代。”

周诒春积极推进“三育并举”,获得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1916年,中等科一二年级学生自发组织“三育研究会”,以“联络感情、练习口才、锻炼身体为宗旨”。不少学生也获得学校设立的德育奖、智育奖与体育奖。1915年,约有82名同学。1918年,约130人分别获得三育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也成为清华长期办学任务。

二、以严格管理实现理想学生生活

如果说“造就一完全人格之教育”是周诒春办学的目标,那么严格管理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正如有校友评论周诒春“办事既具眼光,复富魄力;其心目中,皆具一种理想之学生生活,而以严格之管理,以为实现此种生活之工具。”

周诒春指出“学生应遵守纪律,如不停罢课,法纪废弛,学校就无和平,学术就无法进步。”因此,他特别重视学生管理,对年龄偏小的中等科学生尤其严格。清华招收中等科学生年龄在12至15之间、高等科年龄在16至20之间。中等科插班生年龄在14至15之间、高等科插班生年龄不超过19岁。清华学生,尤其是中等科学生,都是年幼的孩子,根性未定,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学校设有“斋务处”专司其事,由斋务长负责。学生一举一动,均受严格管制。例如,学生未得许可,不得擅自离校。学生不准饮酒吸烟。每周至少洗澡一次。1915年起,又新订两条中等科管理规则:“(一)凡学生家中汇银须交斋务处代为收管,至学生用时再到斋务处说明用途,始准领用。(二)学生每两星期必写一家信以慰亲心。”

周诒春在清华实行严格的管理,要求学生自治自爱、有始有终,培养学生严谨、遵守制度、洁身自好的生活习性,“无不以培养完全人格为怀”。用意良美,但也引起一些学生批评。李先闻认为清华德育的“训导制度严,学生们战战兢兢,不敢越轨。我们乡僻地方去的学生,进入学校,好像鸟儿关进小笼子里,没有自由,也没有人去好好训导他,照顾他,所以笑话百出。”潘光旦在肯定“强迫运动”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一般鼓励有余,个别指导不足”的缺陷。

但这种严格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它积极的一面,很多学生总体上给予肯定。刘崇鋐认为周诒春的种种规定“当时不免有人生反感,说他管的太琐碎,作风有点近专制,但日后觉悟到他对于学生是真的爱护,不只要我们养成好习惯,实有引导青年成为现代好公民的深意。他提倡团体生活,鼓励学生到各社团里服务活动,训练办事认真负责,清华的良好风气传统建于此时。创建这样的校风,培养这样的校风,我想旧日的同学没有不归功于周校长,可说受了他的熏陶,终身受益不尽。”陈宏振说:“但凡是身受周校长训诲之学生,经过长期磨练,养成守法习惯,均能循规蹈矩,束身自爱,为社会所称道,令名之获得,实归功于寄师之严格管制也。”

除学生管理外,早期清华关于学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严密而完备,1919年《清华一览》所载各项规则多达90个。大如董事会章程,小如“饮茶规则”、“清华园门口人力车夫应守规则”等。执行这些规章,养成了清华行政、管理、教学等工作守制度、讲效率、“照章办事”的传统作风。罗素曾赞誉清华“一进校门就可以发现中国惯常缺少的所有美德都呈现在眼前,比如清洁、守时和高效。”

三、加强对留学生指导,改进留学选拔、管理办法

清华学校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以造成能考入美国大学与彼都人士受同等教育为范围”。早年清华资送留美的范围仅限于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生,且不收女生。周诒春任校长后对留学生选拔、管理等制度进行了部分改革。

首先,打破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挑选女生赴美留学。她们大多是民国早年女青年中的佼佼者,回国后大都成为我国较高层次女知识分子的先驱人物,比如:著名女作家陈衡哲(1914)、上海暨南大学英文教授张端珍(1914)、上海大同大学图书馆主任兼教英文学胡卓(1918)、湖南大学数学教授陆慎仪(1921)等。

其次,不独私庚款退款,资助社会英才

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清华学生毕业合格后可公费留美。社会上一些舆论对此颇有微辞,认为清华学生“有应最后考试之资格;其他无论程度如何,举不得与:此事理之最不公者也。”周诒春推动清华公开游美机会,每年从全国考选优秀学生,资送美国深造。自1916年起,每年考选专科生10名,享受3年公费,必要时延长2年。

另一方面,民国成立后,自费留美人数逐年增加,“与清末相比,民初留美学生增长最快的是自费生。”周诒春推动清华基金拨款资助“在美自费生之有志上进而无力卒学者,得以学成致用。”每人每年津贴480美元,每次以一年为度,最多资助三次。历年收到资助的有宋子文、杨杏佛、任鸿隽、马寅初等。这些清华津贴生,在各自领域,成绩斐然。

再次,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以后发展方向,挑选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与学校。

周诒春平时悉心观察与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志趣,努力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他让每位留洋同学填写报告,“说明个人志趣,选修专业学科的性质及理由。到美后拟入何校?为何作此选择?”然后逐一与学生谈话,审慎决定学生留学方向。他的悉心指导对学生选定终生职业并取得成就起了重要作用。

1916年,吴宓毕业,希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新闻学。周诒春根据平时对吴宓的观察,认为吴宓才性最适合于文学,劝吴宓改学文学。多年以后,吴宓在文史领域成就斐然,验证了周诒春早年的判断。晚年吴宓回顾自己一生,发出“校长实是宓之知己”的感叹。

第四,周诒春还特意强调中国学生与美国人士多接触,宣扬中国文化。

周诒春很注重学以致用,他认为:“只有知识变为现实并能被应用到变化之中的形势的时候,它才是力量。”因此,希望留学生能用自己所学担负起沟通中西文化的重任。首先,周诒春派送学生入不同大学,“有几所大学,从未收过中国学生,每校派去一、二人,在该大学毕业后,再转入其他著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如此可使我国学生多与美国人士接触,藉以宣扬中国文化。”其次,他强调清华同学要在与人交际、聚谈、演讲过程中,“将本国文化推阐宣扬以崇国体”。再次,他还建议清华同学毕业论文“能择关于中国之学术政治社会实业等为题,或以中国与他国于此事互有关系之处为题更妙。盖外人对于吾国之情势尚多不甚明瞭。诸君以此紧要问题立论,不特在我经一番研究,鉴于人而观我更明。即外人读此,亦可渐除其隔膜,而顿起尊敬之心也。”

四、提出清华改办完全大学

伴随着晚清的留学热潮,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大多批评集中在留学花费过多,所学粗浅,无如在国内办理高等教育等等。早在1906年,王国维就有类似批评。

1914年,胡适发表《非留学篇》,沉痛地指出留学乃“吾国之大耻”,“废时伤财事倍功半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

胡适认为,中国的留学政策是失败的。美国退还大笔庚款,“足以建一大学而有余”,但政府舍本逐末,“不知振兴国内教育,而惟知派遣留学。”例如美国退款“所立之清华学校,其财力殊可作大学,而惟以预备留美为志,岁掷巨万之款,而仅为美国办一高等学校,岂非大误也哉!”胡适指出:“留学乃一时缓急之计,而振兴国内高等教育乃万世久远之图;留学收效速而影响微,国内教育收效迟而影响大。”

稍后,许先甲发表《遣派赔款学生办法管见》,亦以清华为例,建议增高留学生程度,节省留学费用。

应该说,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是一国学术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产生落差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相比,不论在经济、还是科技等方面,均大幅度落后。在中西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出现大量留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文化交流不能总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互动。这就需要中国在派出大量留学生的同时,国内学术水准也要迎头赶上。必要条件之一,即为办理完全大学,提高教育与科研水平。

周诒春与留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对胡适等人的意见,周诒春应该非常了解。

周诒春早在1913年已有将清华逐渐改为完全大学的考虑,但兹事体大,决策需非常慎重,当时清华尚属“成立时期”,条件尚不具备。至1916年,清华建校已满五年,初步度过了创建时期,进入“发展时期”。此时,周诒春认为,清华有良好的基地、充足的经费,为图久远之计,将清华“逐年扩充至大学程度”,是学校今后发展的“当务之急”。否则,到1940年庚款还清之后,清华经费将难以维继,因此不如未雨绸缪,渐求扩充,早定基础。为此,7月27日,周诒春向北洋政府外交部报告中,正式提出将清华改办为一所完全大学的建议。

周诒春在报告中提出三点理由:

1、“可增高游学程度,缩短留学年期以节学费也。”当时清华资助公费、自费留美学生的花费不菲,如学生在国内大学毕业后直接赴国外大学深造,可缩短留学时间,相应节省了大半费用。

2、“可展长国内就学年限,缩短国外求学之期,庶於本国情形不致隔阂也。”当时留美生均为20岁以下的青年或幼年,国学的根底尚不够牢固,且对中国的国情也不甚了解。若能在国内修完大学,巩固国学基础,又熟悉本国的需要,再去留学,才谈得上通古今、贯中西,谈得上回国后学以致用。

3、“可谋善后以图久远也。”清华办学费用源自庚子赔款(分39年还清)之“退款”部分,美国按月返还。至1940年庚款还清后,“退款”就没有了,清华的经费将无以为继。用缩短留学年限所省费用尽早扩充学校规模,建立完全大学,才有可能在未来继续谋得清华的存在与发展。

以上三点,归根结底,“皆为广育高才,撙节经费藉图久远之计。”周诒春指出:“我国地大物博,已设之完全大学,寥寥无几。当此百度维新之候,尤宜广育人才,以应时需。”基于上述三点、尤其是第三点原因,周诒春以一种紧迫的危机感。“他要在庚款尚能有效运用时期,将清华设备成一所完善的大学,将来我们的学生可在国内读大学,留美后即入研究院,研究高深学识。”

可以看出,周诒春所提三点理由,皆是对晚清以来社会对留学制度批评的正面回应。周诒春提交报告不出半月,外交部即照准了清华改办大学的设想,并令周诒春悉心规划扩充办法。得到外交部同意的批复后,周诒春即开始在改革课程、选聘教员以及增添设备、兴建馆舍等方面着手准备,即令受到很多批评,周诒春总能坦然面对,而坚持自己的宏大计划。此后几任校长继续改办大学的工作,至到1925年清华设立大学部,并在1928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以后发展的历史证明,周诒春早先的规划是极富远见卓识的。有清华校友评价周诒春改办大学的“远大眼光,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设计,实在了不起。”

五、辞职离校,赢得高度评价

清华建校伊始,即因其特殊背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917年下半年,社会上一些人批评周诒春“妄糜巨款,营私害公”,言辞十分激烈。经外交部派人核查,攻击之辞大多不实。但周诒春仍以“力微任重、劳顿成疾”为由请辞。1918年1月7日,外交部即予批准。

周诒春辞职“是因为外交部有人争夺清华校长这个‘肥缺’,周受排挤而去职。”跟随周诒春多年的章元善、唐宝心等人更进一步指出:“民国初年,周诒春三十岁那年,经他的老师颜惠庆推荐,担任了北京清华学堂校长的职务。那时清华学堂直属外交部管辖,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不意外交部内部发生了派系斗争,结果颜惠庆被挤下台,周诒春既系颜的亲信,也遭株连。有人捏造口实,诬陷周诒春大兴土木浪费了国币,迫他于一九一八年愤而辞职。”

1918年1月18日,清华举行欢送仪式。周诒春作了简短发言,仍谆谆教导清华学生“注重体育,保持康健,有了健全的身体,自能担负繁重的事务。”握手告别时,教职员及同学中,不少人掉泪。 “各生均穿制服,擎枪致敬。”

周诒春任校长期间,在清华灌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热情。他推行的种种措施奠定了清华此后发展的基础,也奠定了许多清华代代流传的优良传统。当时及此后的师生,均对周诒春给予高度评价。

1921年清华10周年时,学生表示:“我们不必细究周寄梅先生的履历,确实我们承认他是有宗旨有计划有梦想有希望。清华从前享有的盛名,以及现今学校所有的规模层层发现的美果,莫不是他那时种下的善因。” 1931年清华建校20周年,学校纪念刊评价“周诒春任职四年余,建树极众,历任校长无出其右。”这些评价,周诒春应该可以感到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