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生成与纽带作用——《新同学须知(1931年)》阅读札记之二

赵锦铎(1999研 人文)

在《行程焦虑与时代变迁》中,笔者曾就《新同学须知(1931年)》中的“行旅”部分有所讨论。作为见证抗战前清华大学学生会活动的重要史料,《新同学须知(1931年)》值得开掘之处尚多。从历时性角度,它展示了抗战前新同学招待委员会迎新活动的横断面,据此可以梳理这一时期清华学生会以迎新为中心开展工作的脉络,从共时性角度,它揭示了招待委员会与当时平津社会、学校职能部门、学生会各部门的互动关系,据此可以深化对清华学生会职能作用的研究。

图1:《新同学须知》(1931)

一、《须知》的制订、微调与修订

《新同学须知(1931年)》在时间上承上启下,以它为参照,可以了解《须知》内容在抗战之前的变动情况。

《新同学须知》的制订与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大学部,招收新制学生密切相关。1925年暑假,清华学生会新同学招待委员会首度成立,制订《须知》与入学通知书等材料一并寄发入学新生,并成为定制,应该始于此时。

以此为基础,《须知》形成了一个模板,其后每年迎新,《须知》内容会有微调,微调的依据大致有四:

1.根据新生生源地的不同,在乘船乘车路线的提示上会有变化。

2.针对《须知》落实中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与新生接洽的方式出现变化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最初的《须知》中公布新同学招待委员会“负责委员”若干人,“人员分配,以各省考取名额为准,大省数人,中省一人,次则两三省共一人,”并在《须知》中向新生通报“负责委员及相谈地点时间”,初衷是使“新同学能就乡友而咨询焉,自无言语不通之苦。”[1]这个设计在执行中遇到困难,后来改为集中处理新生来信的接洽人制度,当然每年《须知》中明确的接洽人也会变化。如1931年《须知》中的孙增爵(1933,算学)、傅永汉(1932,经济)和王香毓(1932,中文)是新生来信的接洽人,他们其中的两位在1932年毕业,前述邹承曾(1936,土木)回忆中提到的1932年《须知》,新生来信的接洽人自然也会不同。

3.根据学校新生入学的政策做出调整。像行之有年的新生入学“甄别试验”制度,在1931年《须知》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向新生做了详细介绍。自1932年开始,“甄别试验”取消,这部分内容自然会在1932年的《须知》中删除。

4.根据在校学生的建议做出调整。1932年暑假有学生建议新同学招待委员会应该借鉴燕京、北大迎新的做法,靠前服务,在保留前门内司法部街北口大陆公司办事处的基础上,新设车站办事处,以车站办事处为中心展开迎新接站。[2]这项建议是否得到回应,情形不详,不过在当年的招待委员会会议上曾“讨论将来招待新同学办法大要。”[3]

可以确知,1934年的招待委员会通过了“修正新同学须知草案”的决议。[4]由此可知,新同学招待委员会根据新生入学的外部环境(主要是交通状况和平津地区的社会状况)、政策制度、在校学生的人员变动和各方意见建议对《须知》内容做出调整和修订。

二、《须知》的文本来源及生成方式

《新同学须知(1931年)》近2500言,举凡新生出行及到校前后关注的问题面面俱到。其文本来源多样,至少通过调查、对接、拿来、呈现四种方法生成,兹举例说明。

调查:结合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开展校园调查,是清华学生会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是一个优良传统。[5]在《新同学须知(1931年)》中,这个传统也有所体现。“清华学生出入平津时所常住旅馆”一节,准确标定学生在平津中转时常住宾馆客栈的位置、说明从车站到这些宾馆的车资,这些信息只能通过在同学中调查得到。

呈现:清华地处北平西郊,交通不便,为方便师生进城出城,1930年清华学生会成立交通委员会,其“主要职务,为维持汽车之改良及便利。”作为学生会的专门委员会之一,交通委员会经综合比较,确定与大陆商业贸易公司订立汽车租赁合同,并声明“如汽车有不利乘客情事迳可致函该委员等,以便本订定之合同向大陆公司交涉改良。”[6]委员会恪尽职守,不负期望,师生反映的汽车车况、票价、车次、停靠、乃至服务问题都是交通委员会与大陆公司交涉的内容。《新同学须知(1931年)》“行旅”中的十三、十四条(进出城乘车办法)实际是交通委员会与大陆公司订立合同的一部分,合同内容和交通委员会的工作由迎新活动在《须知》中得以呈现。(见图2)

图2:1930年成立的交通委员会

拿来随着“东北易帜”,南京政府“二期北伐”宣告成功,北平的城市定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因应这种变化,1929年9月,北平民社组织力量出版了《北平指南》一书。这本旅行读物把在北平就读的大中学生视为目标读者,自然要向初来乍到的旅行者和学生介绍北平市面通行货币及币值兑换情况。对预备入学的新生来讲,了解北平通行的货币币种币值不仅是适应新环境的必需,也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难发现,《新同学须知(1931年)》中“货币及币值”一节取自《北平指南》相关章节。(见图3)

图3:1929年出版的《北平指南》附录之“货币”

对接:学校自1927年起,根据部令在入学新生中进行“甄别试验”,由教务处组织。执行这项制度的目的何在,具体如何实施,新生“多有不明瞭者”,因此《新同学须知(1931年)》中不厌其烦的对这项政策加以说明。通过比对,可以发现这部分内容来源于1929年9月学校教务处就“甄别试验”发布的一系列通告。[7](见图4)

图4:1929年9月教务处关于“甄别试验”的系列通告

三、作为《须知》制订者的新同学招待委员会

如前所述,为解决学校“改大”后新生激增且面临“初客异土,自多不便”的问题,清华学生会成立了新同学招待委员会。就其渊源而言,招待委员会与校内久已存在的“消夏团”关系密切。二者的关系脉络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西山消夏团”时期(招待委员会史前期)。清华建校之初就有学生籍贯复杂、分布广泛的特点。对一些外地学生来说,故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往返费用高昂、身心俱疲,还有的学生希望利用暑假在校自修,由此就出现每年暑假都有部分学生不返乡返家的情况。这些学生起初由学校统一安排到西山卧佛寺、大觉寺等处消夏,这样就有了“西山消夏团”。自1918年暑假起,西山消夏团由学校直接组织,“订定章程七条宣布施行”,并有学校斋务处(庶务处的前身)派专人监督。[8]西山消夏团远离学校,生活学习管理有诸多不便,学生中留校消夏的呼声强烈,1919年暑假,消夏团曾“借本校中等科居住”[9]这在当时只是临时性安排。经过此后数年的争取,1924年校方终于同意消夏团留校,“同学闻之,无不欢欣雀跃”。[10]

2.学生会主导时期。1919年清华学生会成立后,消夏团成为学生会“干事部”负责管理的组织,其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分为总务、文书、财务、卫生、学术、游艺、体育七股),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开办暑期补习班;举办暑期游艺会、运动会;出版消夏刊物),并以此为基础于1925年成立了首个新同学招待委员会。当时就明确这个每年一届的委员会“性质较为永久,计新同学熟悉校情后,当停止工作。”

3.消夏团与招待委员会“一体二用”时期。1929年暑期,因为清华学生会“责巨事繁”,对消夏团的组织管理功能有所弱化,全体留校同学通过选举产生消夏团执行委员会。新成立的消夏团执行委员会部门进一步细化(分为文书、财务、杂物、伙食、出版、学术、体育、交际、游艺、旅行十一股),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具体,[11]在维护暑期期间学校正常秩序的同时,负责留校同学的管理,安排留校同学的生活,组织消夏团的各项活动。在暑假临近结束,消夏团执行委员会自动转为新同学招待委员会,用清华大学学生会的名义,组织实施迎新工作。这种架构应该持续到1936年。

四、几点感想

1.近年来学界对抗战前清华学生会的研究渐成热点。据笔者的观察,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学生会组织参加重大活动的梳理,对其内部关系、运作机制和功能作用的研究,则关注不够。以《须知》文本的变化和形成来源为考察对象,有助于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认识。

2.《须知》文本生成反映了其信息来源多样,信息渠道多样,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迎新活动的检验,《须知》内容事无巨细,反映出《须知》制定者竭力与新生“共情”、满足新生需求的良好愿望,从中可见新同学招待委员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优化迎新工作的努力。

3.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体用兼具,更多的是通过“用”表现出来。学校校风学风好,学生对母校认同感强,在校团结友爱,离校后互相关照,以《须知》这种有温度的文字为纽带,所发挥的凝聚作用不能低估和忽视。

注释:

[1]《学生新闻·学生会:干事部:招待新同学委员会》,《清华周刊》第24卷第2期,1925年9月18日,第40—41页。

[2]伯辛(钱伯辛,1934,土木):《关于招待新同学的一件提议》,《清华暑期周刊》1932年第7∕8期,1932年9月12日,第1页。

[3]《新同学招待委员会:将组织新仝学选课咨询处》,《清华暑期周刊》1932年第7∕8期,1932年9月12日,第22页。

[4]《一周:学校大事·个人新闻:新同学招待委员会成立:即日开始工作,发寄新同学须知》,《清华暑期周刊》1934年第6∕7期,1934年8月25日,第372页。

[5]就笔者所见,清华学生会成立后,曾就国学改良、校园人口、暑期师生通信地址、毕业生去向等情况,多次组织调查统计。

[6]《交通委员会消息》,《清华周刊》第34卷第4期,1930年11月22日,第56页。

[7]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社:《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29年9月16日,第1版。

[8]承:《校闻:消夏筹备》,《清华周刊(第四次临时增刊)》1918年6月,第6—7页。

[9]《校闻:纪消夏团》,《清华周刊(第五次临时增刊)》1919年6月,第3—4页。

[10]《新闻·杂闻:消夏团留校成功》,《清华周刊》第317期,1924年6月6日,第19页。

[11]一羽毛:《本届消夏团之种种》,《消夏周刊》1929年第1期,1929年7月20日,第17页。


作者:赵锦铎,1996-----1999年人文学院历史系读研,长期在军队单位从事教育工作,军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