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被“放弃”的早期清华入学证

袁  帆

每年高考落幕,各著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都以不同特色引起人们关注。而今年这个难忘的庚子年夏天里,我也意外地得到了一张“清华大学入学证”。不过别误会,这不是让我再一次“上清华”的通知书,而是被我收藏的一套早期清华大学新生录取资料。

这是一套怎样的录取资料?

这是一套完整的1931年清华大学录取资料,包括:《录取通知书》《入学证》《入学报到程序》《入学志愿书》《入学保证书》和《新生入学须知》等共7件文档。这套资料的稀缺性、完整性、史实性使其成为了解清华史、社会史的重要物证。通过对这套珍贵资料的细细品鉴,我们不仅可以直接了解九十年前的清华入学的新生录取注册以及学校管理状况,而且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民生等各方面情况有所感知。

对清华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早期的清华学校设立大学部是从1925年开始,史称“第一级”。至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正式成立,再到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之前,在清华园共录取了十二级学生,共3126人,平均每年约260人。如此少的新生录取数量,自然与现在清华每年录取三千多名本科生的规模无法相提并论,但同时也证明了那时上清华的难度,以及早期清华录取资料能够留存至今的珍贵程度。

1931年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入学证》

(一)《录取通知书》和《入学证》

根据史料,清华在1931年共录取184名新生,称为“第七级”。那么,新生录取资料具体有哪些内容呢?首先来看《录取通知书》和《入学证》。这两份文件是加盖了“国立清华大学注册部”公章的正式文书,是新生被录取的主要凭证。《录取通知书》是经过手写刻在钢板上,再油印于注册部的竖式公函信笺上。内容主要是通知“足下已被录取。兹附上入学证、志愿书暨保证书各一份,即希验收,如期来校报到”,以及需要准备的必要学籍证明等。行文呈现出文言文的基本风格,并且没有标点符号,显露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入学证》则要比通知书的内容具体许多,最主要的是注明了被录取新生的姓名。其中第四项是报到时需要缴纳的费用,计有:

学费            每学期拾元

预存赔偿费      伍元

体育费          贰元

科学实验费      每学期约伍元

制服费          贰拾元

洗衣费          每学期约叁元

褥单及洗衣袋费  每学期约柒元

也就是说,不算上伙食费,那时候上清华每年要缴77元学杂费。除此之外,就是告知新生入学报到程序,包括6个步骤:(1)到注册部对照片;(2)到医院复验体质;(3)到体育馆试验体力;(4)到会计处缴纳各项费用;(5)到注册部注册;(6)到宿舍办公室交志愿书及保证书。其中的“到体育馆试验体力”是清华的特色,也是对清华长期坚持体育传统的生动注解。

《入学志愿书》和《入学保证书》

(二)《入学志愿书》和《入学保证书》

如果今天告诉你,上清华要填写志愿书,要找担保人,你一定会很诧异!而这在清华历史上是真实施行过的管理措施。在入学手续中,每名新生必须完成一个程序,就是由本人签署《国立清华大学入学志愿书》,保证“入学后愿遵守学校一切章程及临时校令,专心循序修业;在校外愿束身自爱,誓不玷污校誉。”最后还要家长签名盖章担保。

在学生管理方面,早期清华采用了一项现行教育体制下已然不存在的制度,那就是“上学担保”制度。这项制度首先对能够承担责任的担保人设定资格要求,其次对担保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

担保人的资格锁定为三种人:政界官员、教育界人士、商人。官员必须是“委任官以上”,教育界人士必须是“现在学校教员或学监以上职员”,而且不能是清华本校的;商人必须是“纳六等以上铺捐之商铺铺长”。这样的制度颇具时代特色,也算得上是非常严格的。

担保的事项包括:学生非假日以外的请假出校门;学生不能在校医院医治的重病需要外出就医;学生因故身亡的后事料理;学生退学时与学校的财务清理;学生在校内外发生的一切重大不规则举动,等等。总之,在关乎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主要方面都需要担保,可谓“面面俱到,一丝不苟”。

《新同学须知》(局部)

(三)《新同学须知》

《新同学须知》由“来校前应注意之点”“到校后应注意之点”“本会招待职务”三部分组成,是由“国立清华大学学生会新同学招待委员会”发布。这份须知总计2500字,就是一份事无巨细的“入学指南”,告诉新生来清华如何乘车、乘船、乘公交、甚至如何“坐洋车”;告诉新生到清华后该怎么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可谓“洋洋洒洒、细致入微”。让新生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感受清华大家庭的温暖。

尽管如此,你会发现这份“须知”还是将“对新生价值追求的引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到校后应注意之点”部分,第一条就告知新生:本校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而使学生在入校之初,就能够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对他们的价值追求形成正面引导。另外,倡导学生“衣服贵朴素整洁轻便,相处贵诚实而有礼节”“注意体育及学生精神,在校步行,亦须挺胸正步,勿作萎靡不振之怠惰形态”“本校同学,多不吸纸烟。来校时能戒绝最好”。这些都说明早期清华已将“立德立言”作为对学生价值追求的明确倡导,并施行具体指导。

同时可以发现,这个新生接待组织的骨干成员主要以在校的三、四年级同学为主,他们承担了接待新生的具体工作,可以说是清华早期的“志愿者”团队。除了在报到的几天里,学生会组织老同学为新同学提供各种周到服务外,“上课后,新同学对于校内一切疑问,可随时向本会接洽,无不竭诚帮助”。由老带新,尊老爱新,清华的这一优良传统延续至今,学生会的作用历久弥新,成绩有口皆碑。

这张通知书的主人是谁?

从《入学证》和邮寄《录取通知书》的信封上,我们可以确认,这位1931年被清华录取的年轻人叫“罗星”。在清华大学当年的录取名单上,可以发现,“罗星”的名字排在184位被录取者的第42位。但在四年后的毕业生名单中,罗星却没有再出现。

从我得到的这套新生录取资料的完整性来看,这应该是一份没有经过报到的入学证明,也就是说,罗星当年考上清华后,因故没有报到,放弃了入学资格。

 《清华大学校史资料选编》中收录的1931年清华录取新生名单(部分)

这位“罗星”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考上了清华却没有报到?好在我还同时获得了罗星本人的一个笔记本,其中竟然包含了他在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中撰写的一篇自传体“自我批判”的文章,记述了他的出身与部分经历,使我们有机会了解部分真相。

罗星手迹

原来,罗星是福建人,于1911年5月20日出生于一个“茶商兼地主的剥削家庭”。从1919年开始上教会小学,1925年至1930年夏“在华侨陈嘉庚先生办的集美中学和厦门大学预科读书”。1930年秋他考取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至1934年夏毕业。

也就是说,罗星是在南开念一年级时又考取了清华。而在1931年清华的招考资格要求中,是允许大学在读一年级学生报考“转学生”的。这也同时解释了罗星被清华录取的通知书为何是寄到南开大学的。

 

邮寄通知书的信封和邮戳局部放大

罗星考上清华没有报到的原因不明,也许是他只想试试自己的实力也未可知。总之,他与清华“擦肩而过”,毕业后去了厦门大学担任助教。两年后又去美国留学。1938年留学归来,先后在“贵阳大夏大学、四川大学、铭贤学院、成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学院、中央工校西南师范学院、求精商学院和西南贸易专科学校,担任了十四年的教授职务”。按他自己述说,“在这漫长的十四年教学当中,担任不同门类的功课,不下三十种”。

从罗星的笔记中分析,他是一位“统计学”专家,在数理统计学领域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教授能力。1952年,他担任西南贸易专科学校统计科主任兼教授。以后,该学校并入四川财经学院,直至成为今天的西南财经大学。至于罗星后来的经历,没有找到更多的详细资料。但“罗星”确有其人,他确实考取过清华大学,则是可以完全确认的历史事实。

罗星的人生脉络基本上可以理出一个头绪,属于一生“读书、留学、教书”的典型知识分子。虽然他与清华失之交臂,但也绝对是“术业有专攻”的统计学专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罗星的清华录取资料价值几何?

2021年,清华将迎来建校110周年的重要时刻。而与清华同岁的“罗星”精心保存的早期清华新生录取资料,90年后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不能不说是一段多少带有“戏剧性”的传奇!难能可贵的是,虽没去报到,却将录取通知书完整保留,清华在罗星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不用说这九十年间世界经历了多少战乱纷争,中国经历了多少世事更迭,就是任何一个犹豫的念头,任何一个保存的疏忽,都会让这份承载了丰富历史信息的宝贵文物“毁于一旦”!

90年前的早期清华入学资料保存至今,可谓“绝无仅有”,它对于完整再现清华演化真相,研究清华发展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正是由于它包含了大量的清华历史信息,将它形容为清华历史,甚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化石”都并非夸大其词。

既然是社会发展的“化石”,它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为后人了解其生成时期的社会发展状态提供了鲜活的证据。具体而言,这套完整资料涉及清华史、经济史、社会史、邮政史等多个中国近代史的分支,折射出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发展状态,在了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

屈指算来,如果以1925年作为开始,到2020年清华大学的招生应该是第96届,但因为战争等社会政治原因,导致1946、1966、1967、1968、1969、1971这六年并没有招生,这样就应该有整整90次完整的招生记录。如果能将这90次新生录取资料,包括录取名单、新生录取通知书的格式、内容等所有文档全部收集、整理、分析,那将对清华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实际上这已经成为无法实现的愿望,反而成为后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历史性的缺失与遗憾,不仅是清华一家,就是全中国所有著名大学都概莫能外,在这样的背景下,1931年清华新生录取资料的出现就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独家孤本!

无比幸运的是,这套资料历经近90年的辗转,最终落入一位清华人的手中!我将这看作是历史宿命的“量子纠缠”。带着十分复杂的心绪,我抄录了资料的全部文字,对每份文件的细节进行了辨析与考证。这个过程令人兴奋,就如身临其境,跟着90年前的清华新生走了一趟报到之路,体会接到录取通知的兴奋;旅途的颠沛不易;初到古城北京的第一印象,乘上校车开进清华园的那钟新奇;完成报到流程的懵懂,开始新生活的憧憬……同样,这个过程更令人深思,面对珍贵的历史化石,每一个断面的解剖、每一个细节的探索都给我带来有益的启示。

我在感叹历史对清华如此眷顾的同时,从内心非常感谢罗星先生!这位“老学长”虽然没有注册成为“清华人”,却用几近一生的执着坚守为我们留下了一块不可多得的珍稀化石,为必将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清华增添了一份珍贵史料,为后人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启迪。这张入学通知书本应在90年前回到清华园报到,却因为不知道的原因而被搁置。但幸运的是,如今“她”已经踏上回家之路!虽然“迟到”,但终归不会缺席!这正是:

人生贵在有信念,必然存在偶然间;

颠沛游离九十载,归心终落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