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举行第三十三次业务学习交流会


1月10日下午,校史馆举行第三十三次业务学习交流会,邀请意大利罗马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东方学系高昌旭作题为“流动与融合:1930年代两位清华人在意大利”的学术讲座。

讲座开始,高昌旭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在意大利媒体发表署名的文章中提到的一段话开场:“中意友谊传承于密切的⽂化交流之中。中意两国⼈⺠对研习对⽅⽂化抱有浓厚兴趣。中国⼀位教授在古稀之年开始翻译但丁的《神曲》,⼏易其稿,历时18载,在临终病榻上最终完成。意⼤利汉学家层出不穷,为中欧交往架起桥梁。从编写⻄⽅第⼀部中⽂语法书的卫匡国,到撰写《意⼤利与中国》的⽩佐良和⻢⻄尼,助⼒亚平宁半岛上的‘汉学热’⻓盛不衰。”高昌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提到的这位翻译但丁神曲的教授就是清华大学校友田德望;意大利汉学家白佐良的汉语老师也是清华大学校友杨凤岐。田德望、杨凤岐也是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高昌旭介绍了田德望的求学经历,指出在保定育德中学,激发了他阅读意大利文学的兴趣。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在吴宓、吴可读、温德等名师指导下,田德望学业得到了长足进步。吴宓第一次将但丁引入课堂,吴可读第一次在大学开设但丁课程,都为田德望研究但丁、翻译《神曲》等打下了基础。在温德的指导下,田德旺1934年以硕士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etaphors of Milton and Dante»取得硕士学位。此后,田德望赴意大利留学,在佛罗伦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获得文科方面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人。

高昌旭指出,为什么要研究杨凤岐,首先要从现当代意大利汉学复兴谈起。杨凤岐对意大利著名汉学家白佐良 Giuliano Bertuccioli(1923-2001)、兰乔蒂Lionello Lanciotti(1925-2015)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杨凤岐在意大利学习、工作多年,通过自己工作,努力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在《Cina》杂志发表文章,介绍中国考古、译介郭沫若作品,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意大利汉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高昌旭指出,田德望、杨凤岐等清华人的学习、工作经历,代表了中、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也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讲座由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主持。校友总会、图书馆、校史馆等部门老师参加了讲座,并与高昌旭老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