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教鞭迎岁月,灯摇笔影伴星辰—记龙驭球、包世华先生参观校史馆

龙吟

    12月26日,土木系退休教师龙驭球、包世华先生来到校史馆参观。一同前往的还有校史馆金富军、档案馆李运峰及龙先生弟子岑松等人。

    一行人随电梯上来直达“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参观区,看到不时有人在橱窗前驻足观看展品,龙先生和包先生便饶有兴致地加入其中。当参观者得知身边这两位老先生就是展品《结构力学》系列教材的作者时,纷纷举起相机为二位先生拍照,将这难得的一幕收入镜头中。

    两位先生相互交谈着,逐一浏览橱窗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物品:一页页曾反复斟酌修改的教材手书,如今的学生已见不到的、用彩色马克笔工整手写的最早的幻灯片,跨越52年“齐聚一堂”的《结构力学》系列教材......二人最终驻足在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手稿前,不约而同回忆起彼此长达半世纪的亲密合作,以及那些笔耕辛劳、风霜难测的岁月。

 

龙驭球、包世华与《结构力学》教材合影

龙驭球、包世华参观橱窗里自己的手稿

历时60年不断修改的《结构力学》教材

    参观完“学风展”,两位先生依旧兴致盎然,表示想继续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的其他展览。大家从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倒叙参观,一边回顾着祖国教育科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边又与“结构力学”不期而遇:1987年出版的《结构力学》与1988年出版的《结构力学教程》均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两位先生停下脚步与展板合影留念。

龙驭球与包世华在“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展板前

    继续前行,大家来到一幅印有中年时期龙先生照片的展板前。在清华大学1981年出版的全彩宣传册里,这张照片所配注释是“龙驭球教授在备课”。龙先生指着展板告诉大家,1978年学校恢复职称评定后首批提升的18名教授中,只有他最“特殊”,是从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的。老先生谈起这一切时眉开眼笑,他看到祖国迎来崭新的科教春天,而我们看到老一辈“教书匠”安于寂寞、甘于奉献的情怀与担当。

龙驭球给大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龙驭球与他指导的全国百优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岑松

    最后,大家一同参观校史馆一层的“名人墙”以及更多档案史料。在看到一幅早期的清华大学平面图时,龙先生一下就指出了“二校门”的准确位置,众人随之分别找到了“大礼堂”、“西大操场”等建筑的所在。参观临近尾声,经过“名人墙”时,在众人提议下,龙先生与自己的照片合影留念。

龙驭球指着“二校门”的位置

龙驭球与“名人墙”上自己的照片合影

参观人员合影

    龙先生平日里勤于书卷,曾读到一句墓志铭,深以为然,遂以自勉:"When I am dead, I hope it may be said: his sins were scarlet, but his books were read." 龙先生说,对写书人最大的褒奖就是写出的书有人读,有人品,有人受用。正是带着这份赤子之心,龙先生与包先生多年来孜孜不倦笔耕不辍,这才有了52年间出版了9轮的“四最教材”——时间经历最长、品种最为多样、心血花得最多、心里觉得最得意的教材系列——《结构力学》。

    最后,祝愿两位先生松柏常青,桃李芬芳。

    附龙先生著书心得小诗一首:

一书改罢头飞雪

而立之年编讲义,评优出版已十春。

闻钟起舞迎岁月,斟词酌句伴星辰。

结力改编半世纪,青椒变脸白头翁。

一书改罢头飞雪,喜看薪续火常明。

    (转自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暨建设管理系微信公众号)